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刘明做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时,在测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的位置,则接下去的操作应是________________。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再用量杯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g/cm3。

取出最小砝码后,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3.17 【解析】试题分析:(1)天平在使用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侧质量大,应取出最小的砝码,然后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天平横梁标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2g,小石块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50g+10g+3.4g=63.4g,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7年底,为了预防流感,我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下图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

热胀冷缩、 37.8 【解析】体温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涨泠缩,图中体温计量程为35℃到42℃,分度值为0.1℃,液面对应刻度为3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冬天早晨起来,窗户玻璃上有水珠,这是_______现象,水珠在玻璃的_______(内或者外)侧,外面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类似于_______镜功能的结果,同时这也是显微镜____________(选填“物镜”或者“目镜”)的成像原理。

液化 内侧 凸透镜 目镜 【解析】冬天窗玻璃上的水珠,是屋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的,所以在玻璃内侧; 水珠呈球形,中间厚,边缘薄,所以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在焦距以内时,成放大的虚像,所以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 显微镜的物镜首先把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通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所以能看清细小的物体,则上面的现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 放大的虚像 B. 放大的实像 C. 缩小的虚像 D. 缩小的实像

B 【解析】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则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缩小的实像。 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仍能成清晰的实像,因为此时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正确。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敏用天平、小瓶子和足量的水测量酱油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A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指出图乙中存在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处即可);

(3)请帮助她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测出空瓶子的质量,记为m0;

b.测出小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记为m1;

c.测出_____________,记为m2;

d.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______。

左 用手抓砝码(或物体放在右盘等) 小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 【解析】(1)在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图甲),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为防止砝码被污损,必须用镊子取放砝码,不能直接用手拿砝码;图中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也是错误的; (3)根据题意知道c步骤应是:测出小瓶装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 )

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1

B.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

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天平平衡,所以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求出一个甲球和一个乙球的质量之比,然后根据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球密度之比. 【解析】 从题意可知: 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则4m甲=5m乙 即:m甲:m乙=5:4, ∵ρ=,甲球和乙球的体积相等, ∴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4.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全册综合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图甲为某小汽车测定油箱内油量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x为压力传感器,它的电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变化而变化,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表A为油量表,它实质是一只电流表,油箱内油量的变化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显示出来;R0是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15V;油箱位于压力传感器Rx上,空油箱重60N。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该油箱加满油时,电流表指针恰好指示最大刻度,求:

(1)加满油时,R0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加满油时,Rx的阻值是多少?

(3)当油箱里还剩40L油时,电路中的电流多大?(1L=1dm3,取g=10N/kg,ρ汽油=0.7×103kg/m3)

(1) 3V;(2) 20Ω;(3) 0.33A。 【解析】(1)由图知道,R0和Rx是串联的,因为R0是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当该油箱加满油时,指针恰好指示最大刻度0.6A,此时R0 两端的电压是:U0 =IR0 =0.6A×5Ω=3V; (2)电源电压是15V,加满油时R0 两端电压是3V,故此时Rx 两端的电压是:Ux =U-U0 =15V-3V=12V,所以,Rx的电阻是:R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全册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 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C 【解析】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A错误; B、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故B错误;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故C正确; 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三节 摩擦力同步检测 题型:单选题

分析以下摩擦,属于有害的是 ( )

A.写字时,手与笔之间的摩擦

B.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骑车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

D.皮带传动时,皮带与转轮之间的摩擦

C 【解析】A、写字时,手要用力握住笔,防止笔从手中滑落,因此这种摩擦是有益的,不符合题意; B、人走路时,使人前进的动力是地面对脚的摩擦力,为了防止人走路时摔倒,也要用到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因此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是有益的摩擦,不符合题意. C、车轮与车轴之间采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减小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车轴因此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是有害摩擦,符合题意. D、皮带转动时,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