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家庭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分析:(1)人直接接触火线或间接接触火线都会发生触电事故.人接触正常电路中的零线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2)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这样既能控制用电器,又能保证使用更安全.
(3)家庭电路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4)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
解答:解:A、闭合或断开开关,电路正常时,接触零线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闭合开关,进户的零线断路,此时再接触零线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电灯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这样开关能起到控制灯泡的作用,也能保证更换灯泡时,断开开关,切断火线,使用更安全.故B正确;
C、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V,用电器只有并联在家庭电路中,才能正常工作,而且互不影响.故C错误;
D、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故D错误.
故选:ACD.
点评:(1)牢记零线并不是不电人.
(2)掌握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灯泡、开关、插座的正确接法.
(3)掌握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4)掌握电能表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二、小明家的电热水壶
电热水壶是生活中常用的加热水的装置,使用电热水壶时应当把水壶与家庭电路相连(如图所示)
小明在家用电热水壶烧水,为了解电热水壶的性能,小明问爸爸要了说明书,说明书上的有关数据如下:
型号 额定电压 频率 额定功率 加热方式 壶体容积 外型
TS-600 220V 50Hz 600W 电发热管 800ml 170X170X195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电路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以及
电灯
电灯
开关
开关
插座
插座
组成.其中三孔插座是为带有
金属
金属
外壳的用电器提供的.
(2)请计算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3)壶中装满20℃的水,要将这壶水烧开,请计算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设外界为1个标准大气压)

(4)小明还想实际测量一段电炉丝的电阻,请你替小明将图11电路连好,并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实验中测得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2,则电炉丝的电阻是
5.33
5.33

(5)清洁工在工具箱中发现有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一卷铜线标签上写明铜线直径是0.8mm,另一卷铜线上的标签已模糊不清.身边没有刻度尺,请你想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帮他测出没有标签的细铜线的直径.说出你的具体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初中物理电流、电压、电阻阶梯训练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某导体中电流是2.5A,其物理意义是                             

*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           ,它的表盘上标有字母     字。电流表的“0”点通常在表盘    侧。在使用电流表之前,要检查表的指针是否对准          

*3.当电源正极聚集有        ,负极聚集有        时,在电源的正负极间就产生了电压。 

**4.导体的电阻是                  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导体的        越长,导体的电阻越      ;导体的         越小,导体电阻越     。导体的电阻还跟      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           

电阻就越大。

**5.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00Ω 15A”的字样,它表示此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知识的应用

**6.单位换算:(1)7.5×104A=          mA=         μA

(2)1.5×103mV=        V=         kV

(3)3.5×108Ω=          kΩ=          

**7.4s内有10C的电量通过某导体的横截面,那么导体中的电流是     A。

**8.图14-1所示,甲电流表的示数是        ,乙电流表的示数是        

知识的拓展

***9. 如图14-2所示,某同学在实验时误把电流表并联在电灯L2的两端,开关闭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两灯都不亮            B.两灯亮度正常 

C. L1亮,L2不亮      D.电流表没有示数 

****10.如图14-3所示的是由三个电阻和三只电表等元件组成的电路,电表分别测量R1和R2两端的电压及通过R1的电流,请在图中填入相应的电表符号。

电流  电流表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多种      ,人们可以根据这些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大小[0.5]

*2.在一定的时间内,电流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就      。电流

的大小用          表示,简称      。[1.5]

*3.电流等于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它的定义式是          

*4.500mA=     A=      μA    5×104μA=     mA=      A。[1.5]

*5.某用电器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0.2A,它表示1s内通过该用电器的电量是   C。

*6.在2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24C,那么导体中的电流是    A。[1.0]

*7.测量电路中的         要用电流表,学校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      个接线柱,

      个量程。当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       A,表盘上每大格是      A,每小格是     A。当选用“-”和“0.6”接线柱时,表的量程为      A,表盘上每大格是      A,每小格是       A。[2.5]

*8.导体中的电流是4.5A,它的物理意义是                                。[0.5]

使用电流表之前,要注意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在          ,还要弄清电流表的

                       。[1.0]

*9.正在工作的电风扇通过的电流是300mA,则5min内通过的电量为      C。[0.5]

**10.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必须把它    联在被测电路中,让电流从它的     流进.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它直接接到    上,否则会因      过大而损坏电流表。[1.5]

**11.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在无法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用        来确定所用电流表是否合适或者确定该选用电流表的哪一量程。如果是双量程表,应该先用      量程采取这种做法。读数之前,要先确认电流表的       ,然后确认

                所代表的电流值,这样才能使读数准确而又迅速。[1.5]

**12.用蓄电池放电,放电电流为5A,可持续放电150s,若放电电流改为2A,则可持续放电       s。[1.0]

**13.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是:(1)电流表要        在电路;(2)            的接法要正确;(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4)绝对不允许                              。[2.0]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A.通过导体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B.通电时间越长,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C.通电时间越短,电流一定越大      D.电量一定,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小

**15.安培是电流的单位,符号是A。1A表示(    )。[0.5]

A.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是1C   B.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lC

C.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流   D.任意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1C

**16.有甲、乙两只电灯,若它们的通电时间之比是2:3,通过乙灯的电量是通过甲灯电量的2倍,则甲、乙两灯中的电流之比是(    )。[1.5]

    A.4∶3         B.1∶3          C.3∶1           D.3∶4

**17.通过某用电器的电流为3×105μA,1h通过该用电器的电量是多少? [1.5]

**18.在8min内通过某电热器的电量为480C,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 [1.0]

知识的应用

**19.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多种效应,我们可以根据产生的效应来判断      的大小。电流通过灯泡时,灯丝变热而发光,这是电流的       效应。[1.0]

**20.如果在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1C,导体中的电流就是      。某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是5A,它的物理意义是                            。[1.0]

**21.某导体的横截面积是0.2cm2,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8A,则2min通过这个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     。[1.0]

**22.如果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是540C,电流为0.9A,则通电时间为      。[0.5]

**23.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2.0](1)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     联;

(2)连接电流表时,应让电流从     接线柱流进,从     接线柱流出;

(3)被电路中的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4)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       上。否则,会因        过大,而损坏          

**24.测量电流时,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       法来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具体做法是:先选用         量程把表的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再拿电路的一个线头           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表的指针不超过量程就固定接好;若表的指针指示偏小,说明在小量程范围内,则再改用       量程进行测量。[2.5]

**25.将一电流表串联在某电路中电灯的“前面”或“后面”时,所测的电流是      

的。(填“相等”或“不相等”)[0.5]

**26.在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之前,估计所测的电路中的电流约为0.4~0.5A,所用的电流表有“+”、“0.6A”、“3A”三个接线柱,测量时应把          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这样测得的结果较为准确。[1.0]

**27.理论和实验都证明: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特点是                                     。[1.5]

**28.电灯L1和L2并联接入电路,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干路中的电流为I,则(   )。[1.0] A.I1 > I       B.I> I         C.I+ I> I         D.I = I+ I2

**29.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0.5]

A.串联电路中的各处电流是不变的      B.串联电路的各处的电流也可能会不等

C.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一定大于任一支路中的电流 

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一定相等

**30.有关电路中的电流正确的说法是(   )。[0.5]

A.电流从正极流出时最大,回到负极时最小

B.自由电子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

C.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比任一支路上的电流都大

D.在串联电路中,流过用电器的电流比流过导线的电流大

**31.是非判断题:[1.5](1)(   )灯泡发光时,通过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2)(   )教室里有四盏日光灯,开关其中一盏灯都不影响其它三盏灯,这四盏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或并联。

(3)(   )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后逐渐减小。

(4)(   )不管何种电流表都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32.一个家用电熨斗工作时的电流是1500mA,每分钟通过电熨斗的电量是     C。[1.0]

**33.3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4.5C,则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合      mA。

***34.关于电流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电流通过导体的时间越长,电流就越大

B.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就越大

C.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就越大

D.电流的大小与通电时间及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均无关系

***35.下列家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哪一种通过的电流最大?(    )。[1.0]

A.电视机    B.普通日光灯    C.家用电风扇    D.家用电熨斗

***36.在甲、乙导线中分别通过400C和200C的电量,则(    )。[1.0]

A.甲导线中的电流大                   B.乙导线中的电流大

C.甲导线中电流是乙导线中电流的2倍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电流大小

***37.有甲、乙两只电灯,若它们的通电时间之比是2∶3,通过的电流之比是3:4,则通过甲,乙两灯的电量之比是 (    ) A.4∶3   B.1∶3   C.3∶1    D.1∶2

***38.用某电源供电,当电源的放电电流为5A时,可持续放电150s,若希望持续放电375s,则放电电流应为(    )。[1.5]A.1A       B. 2A     C.3A      D.4A

***39.测得一个灯泡中通过的电流是100mA,那么在3min内通过灯丝横截面的电子数是多少?(查一查一个电子的电量是多少C) [2.5]

***40.若在5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60C,则导体中的电流是多大?如果通电8min,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多少?[2.5]

***41.电镀某个零件的过程中,如果通过电路的电量是1680C,电路中的电流是

4×105μA,那么镀这个零件花了多长时间? [2.5]

知识的拓展

***42.根据图14-4各图下面电流值的大小,在电流表上画出接线柱并标明电流的方向。[2.5]

***43.如图14-5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测的是      电流,A2测的是     的电流。

图14-6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测的是      的电流,A2测的是      的电流。[2.5]

***44.读出如图14-7所示的电流表的示数:甲表的示数            ,若改接另一量程则示数是          ;乙表的示数           ,若改接另一量程则示数是           。[2.5]

***45.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

A.使用前如果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指在表盘上的“0”点,要先进行调零

B.电流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C.当电路中的电流不估计时,要用试触的方法来选定合适的量程

D.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接线 柱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46.观察图14-8所示四个电路图,并请填空完成回答:[2.5]

 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的是      的电流;在图B中电流表测的是    的电流;在图C中的电路出现的错误是                      ;在图D中出现的错误是                             

***47.某学生使用电流表时,根据电路中的等待测电流,应选用0~0.6A的量程,但误将“+”和“3”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这样做的结果是(   )。[1.0]

A.指点针摆动角度大               B.指点针摆动角度小

C.指点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表    D.指点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准

***48.电灯L1和L2串联后接入电路,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那么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电灯L1被短路     B.电灯L2被短路

C.有一盏灯的灯丝断了            D.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9.若2min内通过小灯泡的电量约为24C,利用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时,应选择的量程是(   )。A.0~0.6A     B.0~3A     C.哪个量程都可以     D.无法确定    

***50.用图14-9所示的器材,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并用笔画线连接电路。

要求:L1和L2并联,用电流表测出L2中的电流(约1.2A),S作总开关。[3.5]

***51.图14-10中闭合开关,电流表A2的示数是0.25A,则A1的示数是     A。若将A1接到a处,它的示数应是      A。[1.0]

***52.图14-11中,闭合开关,若在电路a、b两处接入电流表,其读数分别是2.3A,1.6A,则电流表接在C处时,其读数应为       A。[1.0]

***53.如图14-12所示的电路,电流表A1与A2的指针的位置如图14-13所示,电流表A1使用的量程是        ,读数是    A,电流表A2使用的量程是         ,读数是

      A。通过L2的电流是        A。[2.5]

***54.如图14-14粗细不同的金属导体AB和BC连在一起接入电路中,通过AB的电流为I1,通过BC的电流为I2,则I1 和I2的大小关系是(    )。[1.0]

A.I1>I2         B.I1<I2   C.I1=I2         D.无法判断

***55.如图14-15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将发生的现象是(    )。

A.灯被烧坏                 B.电流表被烧坏

C.灯和电流表都被烧坏       D.不发生任何事故

***56.甲、乙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两个灯泡的电量Q和Q相比较应该是(   )。[1.0]

  A.Q>Q      B.Q<Q      C.Q=Q      D.无法确定

***57.把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合上开关S后,会发现L1比L2亮,则(   )。[1.0]

A.通过L1的电流大                      B.通过L2的电流大

C.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                 D.无法判断

***58.在图14-16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电流表只测L2电流的是(   )。[1.5]

***59.如图14-17所示的电路,2min通过电流表的电量为

150C,电灯L1中的电流为0.6A。求:(1)通过电灯L2的电流;(2)两分钟通过灯L1的电量。[1.5]

****60.(1)根据电路图14-18,请用笔线把图14-19中的实物连成电路;(2)如果要使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请你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实物图14-19上只改动一根连线(删去一根线,重画一根线)实现这一要求。[3.5]

电压  电压表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电源在工作时,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这个电压可以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             ,从而在电路中形成        ,所以说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5]

*2.电压的符号是      ,单位是        ,单位的符号是       。[1.0]

*3.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        原因,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这一物理量的符号是     。电压的国际单位是      ,其符号是      ;电压的常用单位还有

           。[1.5]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0](1)0.22kV=           V  (2)3.6×105μV=          V    

(3)3.8×105mV=          V        (4)110kV=            μV

*5.测量电路两端的     要用电压表。学校常用的电压表有      个量程,     

接线柱。它的表盘上标有字母     。电压表的“0”点通常在表盘      侧,在使用电压表之前要检查表的指针是否对准了       。[1.5]

*6.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1.5]

*7.写出下列各电源的电压值:[1.5]两节蓄电池串联     ;两节干电池串联     

三节干电池串联          ;    四节干电池并联         

*8.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V。[0.5]

*9.使用电压表时,必须把它与被测电路      联,并且把“+”接线柱接在电路的电流流入端;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       。[1.0]

**10.当有电流流过用电器(如电灯、电炉)时,说明用电器两端有       存在。[0.5]

**11.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0.5]

A.提供电流       B.提供电量   C.提供电压      D.既提供电压,也提供电流

**12.下列说法正确是(   )。[0.5]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8V      B.安全电压是36V

C.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        D.每个蓄电池的电压是2V

**13.把下列电源和所对应的电压值用直线连接起来:[1.0]

  蓄 电 池                    380V

  干 电 池                    2V

  家庭电路                    220V

  动力线路                    380V

**14.电灯L1与L2并联后接入电路,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是I1和I2,干路中的电流为I,则(   )。[0.5]A.I1>I         B.I2>I        C.I1+I2>I        D.I=I1+I2

**15.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是:[1.5]

  (1)电压表应与被测的电路        联;(2)连接电压表时,应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进,从     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路的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      

知识的应用

**16.学校实验室的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标有“+”“3”“15”,实验时,若把“+”“15”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表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     V,每个小格表示

     V;若把“+”“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表盘上每个大格表示     V,每个小格表示        V。[2.0]

**17.做实验时需要6V的电源,则要用      节干电池串联,或用      节蓄电池串联才行。[1.0]

**18.如图14-20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则通过L1的电流         ,通过L2的电流为         。[1.5]

**19.如图14-21所示的电路,已知通过电流表A1的示数是280mA,通过电流表A2的读数是1.5A,则通过灯L2的电流是          。[1.5]

**20.读出图14-22所示的甲、乙两电压表的示数:甲表示数     ;若接的是另一量程,则示数为     。乙表示数       ;若接的是另一量程,则示数为        。[2.0]

**21.用电压表测电压时,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用      法来确定量程。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先从      量程进行。[1.0]

**22.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用法有一定的区别。电压表在连人电路时应与被测电路

    联;而电流表则应与被测电路    联。电压表可以与     并联,这样可测电源的电压,而电流表不许                            。[1.5]

**23.电表的读数要做到“两看清”.请完成图14-23中甲、乙两表的读数。[2.0]

甲图:量程             

 分度值            

 读数             

乙图:量程             

 分度值            

 读数             

**24.用图14-23所示电压表测电压前先用大量程进行试触(    )。[1.0]

A.如果指针示数大于15V,则需要调换接线柱重新试触

B.如果指针示数在3V与15V之间则需要换量程

C.如果指针示数小于3V,则需要换量程

**25.有一只电压表,它有“0~3V”“0~15V”两个量程。要用它来测由三节新干电池串联的电池组的电压,应选用     的量程,用电压表测电压,在读数时应首先确认它的        ,再确认                的电压值。[1.5]

**26.无论是使用电流表还是电压表,使用前都必须观察指针是否对准    ,如未对准应校正后再使用。将这两种电表连人电路时,必须按规定正确地连接“+”“-”接线柱,否则会      ,损坏电表。[1.0]

**27.如图14-24是某次测电压时指针的位置。如果使用的是“+”和“3”两个接线柱,则被测电压是      V;如果使用的是“+”和“15”两个接线柱,则被测电压是    V。[1.5]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只要导体构成能路导体中就有电荷通过

B.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就会有电流

C.电压的作用是使负极上聚集的负电荷通过电路流向正极

D.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29.在用电流表测通过电灯的电流时,如图14-25所示,电流表接线柱的选择方法中正确的是(   )。[1.5]

A.b接“3”,a接“-”     B.b接“-”,a接“3”

C.b接“-”,a先试触“0.6”   D.b接“-”,a先试触“3” 

***30.把两个同样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如图14-26。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亮,L2不亮。出现的故障是(   )。[1.5]

A.L1的灯丝断了           B.L2的灯丝断了

C.灯L2被短路             D.电路的某处接触不良

***31.电路中有了电源,就可以使(   )。[0.5]

A.电路接通               B.电路两端产生电压

C.电路中产生电荷         D.电路中产生电流

***32.关于电源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A.不断使正极聚集正电荷           B.不断使负极聚集负电荷

C.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3.在测量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表针偏转超过了最大刻度,这是因为        ,如果表针向着没有刻度的一方偏转,这是因为                   ,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很小,这是因为                          。[1.5]

***34.在图14-27中,能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正确电路图是(    )。[1.5]

***35.如图14-28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合上时,

电压表测的是(    )。[1.0]

A.灯L2两端电压         B.电源的电压 

C.灯Ll两端的电压       D.灯L2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36.有一个同学在测量电压时用的是0~3V的量程,但记录的读数却是6.5V,则该同学实际测的电压值是 (    )。A.5V      B.2.5V     C. 1.3V    D.11.5V

***37.在图14-29所示各电路图中的“○”内填上合适的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符号,并标明它们的正、负接线柱。[3.5]

***38.将电流表先后串联在图14-30中的a、b、c三处,则表在何处读数最大?(    )。

A.a处         B.b处        C.c处         D.无法确定

***39.如图14-3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Vl的示数为Ul=1.5V,则电压表V2的示数U2=       。[1.0]

***40.如图14-32所示的电路,电压表Vl的示数为4.5V,则电压表V2的示数是         ,电源电压是         。[1.0]

***41.在图14-33所示的电路中,能直接测量灯泡L1两端电压的正确电路是(    )。[1.5]

***42.图14-3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跟开关断开时的示数相比,将(     )。[1.5]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确定

***43.如图14-35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    )。[1.0]

A. 电灯两端的电压     B.电池组两端的电压 

C.电池组和电灯两端的电压之和      D.电铃两端的电压 

***44.如图14-36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     的电流,电流表A2     的电流,电流表A1的示数      电流表A2的示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45.如图14-37所示的电路,灯L1、L2     联在电路中的,电压表V1测的是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的是       两端的电压。[1.5]

***46.把两个电灯Ll和L2连接起来,接到电源上,电灯L1两端的电压为2.5V,电灯L2两端的电压为2.8V,则灯L1与灯L2的连接方式 (    )。[1.0]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判断 

***47.如图14-38所示的电路,若合上开关S,则(    )。[1.5]

A.电流表会被烧坏            B.电压表会被烧坏

C.两表都不会被烧坏        D.两表都会被烧坏 

***48.在图14-39和图14-40中,分别按电路图连接电路。[3.5]

***49.电灯L1与L2串联,用电流表测L1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2.0]

知识的拓展

***50.甲、乙两灯连入同一电路中,若1min内通过甲灯的电量是30C,通过乙灯的电量是45C,则甲、乙两灯(    )。[1.0]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确定连接方式 

***51.如图14-41,合上开关S。若I1=0.24A,I2=0.52A,

则I3=     A;若灯两端的电压为3V,则电铃两端的电压为     V。[2.0]

***52.将图14- 42连成电路,要求Ll、L2串联,用电压表测灯L2的电压。将图14-43连成电路,要求里L1、L2并联,电压表测Ll两端电压。[3.5]

****53.如图14-44电路中,电压表V1测的是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的是

     两端的电压。[1.0]

****54.图14-45所示的电路是由电灯L1、L2、电源及电表B、C、D组成的电路.则电流表是    ,电压表是    。合上开关S,如果B、C、D的示数分别为1.5、2.5、1.2(单位是A或V),则灯L2两端的电压值是    ,通过L2的电流值是    。[3.5]

****55.在如图14-46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    )。[1.0]

A.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   B.电流表的示数特别大

C.小灯泡正常发光          D.电流表、电压表都被烧坏 

****56.如图14-47,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是3V;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则当Sl、S2都断开时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当Sl、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2.5]

****57.如图14-48所示的电路,合上开关S,测得b、c两点间的电压为3V,c、d两点间的电压为2V。则a、b两点间的电压为   V,a、d两点间的电压为   V。[1.5]

****58.如图14-49所示,电路中的a、b是电表,则(    )。[1.5]

 A.a、b均是电压表          B.a、b均是电流表

 C.a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D.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59.如图14-50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则(    )。[1.5]A.I1=I2=I3        B.I1>I2>I3        C.I1<I2<I3             D.I1=I2+I3

****60.如图14-51所示,当开关S和S1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V,则当开关S闭合而S1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     )。[2.0]

 A.0V    B.大于8V     C.等于8V    D.小于8V

****61.如图14-52,开关S接a时电压表示数为9V;开关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可知此时灯Ll两端电压Ul=     V。灯L2两端电压为U2=     V,电源电压U=

    V。[2.5]

****62.在图14-53和图14-54电路中的圆圈内填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并标出正、负接线柱。[2.5]

****63.如图14-55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3.4V。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0]

A. 可知电源电压为6VB.可知L1两端电压为2.6V

C.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亮,L2不亮

D.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上的电流

电阻  变阻器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物理学里用电阻来表示                          。国际上通常用字母    来表示电阻。电阻的国际单位是       ,其符号是     。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则导体的电阻就是           。[2.5]

*2.8Ω=       kΩ   12Ω=       MΩ  0.9kΩ=       Ω    16kΩ=       

**3.课本上“研究决定电阻的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是利用了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这一现象来进行研究的。实验时,要保持           不变。当导体的

         越大时,通过导体的          越小。[2.5]

**4.在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时,若要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实验时必须选取                   相同,而            不同的电阻丝来做实验。[1.5]

**5.如图14-56,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有四种接法可起变阻作用,它们分别是接     、接     、接     和接       。通俗的说,变阻器只有接        两个接线柱才起变阻作用。[2.5]

知识的应用

**6.由镍铬合金制成的A、B两根导线,长度均为1m,A的横截面积是0.5cm2,B的横截面积是3mm2,它们中电阻较小的是     导线。[1.0]

**7.由镍铬合金制成的A、B两根导线,横截面积相同,A长1.2m,B长150mm,它们中电阻较大的是      导线。[1.0]

**8.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与铁丝,它们中电阻较大的是       。[0.5]

**9.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还与       有关。[1.5]

**10.下列关于电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A.长导线的电阻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B.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大

C.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11.某导线长5m,它的电阻为2Ω,将它对折后,并起来使用,则它的电阻将(   )。[1.0]

A.大于2Ω       B.等于2Ω        C.小于2Ω      D.不能确定是否变化

**12.某导线长5m,它的电阻是10Ω,现用拉丝机将它均匀地拉长1倍,则它的电阻将(   )。A.大于10Ω      B.等于10Ω       C.小于10Ω     D.不能确定是否变化

**13.一根铜丝和一根铁丝的横截面积相同,电阻也相等,则它们的长度关系是(   )。[1.0]

A.铜丝比铁丝长  B.铜丝比铁丝短    C.铜丝和铁丝一样长  D.无法判断

**14.甲、乙两根铜导线,甲比乙长,乙比甲粗,则它们的电阻相比(   )。[1.0]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大小关系无法判断

**15.甲、乙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两段导线,甲长150cm,乙长180mm,则

       电阻较大。[1.0]

**16.甲、乙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同样长的两根导线,甲导线的横截面积是0.2cm2,乙导线的横截面积是2mm2,则       的电阻较大。[1.0]

**17.有长度相同的甲、乙、丙三根导线,制作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银、铜、铝,则三根导线中电阻最大的是        ,电阻最小的是        。[1.0]

**18.一根均匀的导线,若从中间剪成两段后,再将两段并在一起当一根使用,则它的电阻将比原来         。[1.0]

**19.电阻R1与R2并联,若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则R1、R2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   )。[1.0]A.R1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B.R2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C.R1和R2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样大    D.大小关系无法判断

***20.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粗细相同的两条导线,长的电阻大   B.长度相同的两条导线,细的电阻大   

C.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两条导线,粗导线的电阻大

D.对于大多数导体来说,当温度升高时,它的电阻就会增大

***21.为了研究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必须(    )。[1.5]

A.保持一个因素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比较电阻中电流的大小

B.同时变化多个因素,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比较每次电阻中电流的大小

C.一次只改变某一因素,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比较每次电阻中电流大小

D.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同时改变某一个或几个因素,比较电阻中的电流大小

***22.如图14-57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丝,当导线夹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灯亮度将(   )。[0.5] A.变亮   B.变暗 C.不变     D.无法判断是否变化

***23.如图14-58是连入电路的两只相同的电阻箱,甲图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Ω,乙图连入电路的阻值是        Ω。这种电阻箱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       Ω。

***24.下列用电器中,不需要变阻器的是(   )[0.5]A.普通家用的白炽电灯   B.电视机或收音机 

 C.无级调光书写台   D.调温电熨斗

***25.在图14-59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   )。

***26.如图14-60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若灯始终发光,则(   )。

A.灯变亮,电流表示数减小    B.灯变亮,电流表示数增大

C.灯变暗,电流表示数增大    D.灯变暗,电流表示数减小

27.一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5A”的字样它的意义是(   )。

A.电阻的最小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B.电阻的最小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5A

C.电阻的最大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5A

D.电阻的最大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28.两根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等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两根电阻丝中通过的电流(   )。A.粗的较大   B.细的较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9.两根相同材料制成的均匀导线,横截面积相同,第一根导线的长是第二导线长的3倍,则第     根导线的电阻大;两根相同材料制成的均匀导线,长度相同,第一根横截面积是第二根的3倍,则第     根导线的电阻小。[1.5]

***30.图14-61是四幅变阻器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接入的两个接线柱回答:当滑动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是如何变化的?[2.5]

图A连入电阻      

图B连入电阻      

图C连入电阻      

图D连入电阻      

***31.读出图14-62中两电阻箱的示数:

甲图的示数是         

乙图的示数是         。[1.5]

知识的拓展

***32.如果把滑动变阻器上的金属杆两端接入电路(如图14-63中的C、D),则它连入电路的阻值几乎为        ;如果把滑动变阻器下方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如图14-63中的A、B),就相当于把一个        电阻接入了电路。[1.5]

33.一电阻接在6V电源上时,它的阻值是10Ω,若将它取下来,它的电阻是      Ω。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镍铬合金的电阻一定比同长度的铜导线的电阻大

B.导体的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大

C.一段导体无论是否有电流通过,它的电阻总是存在的

D.一段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大时电阻小

***3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

A.滑动变阻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读出阻值

B.电阻箱不可以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但可以读出阻值

C.要使变阻器能改变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必须将它与用电器串联

D.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不分正、负,因而无论怎样接入电路效果都完全一样

***36.用电池组、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组成一个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灯泡的亮暗,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请画出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教版第七章  欧姆定律 复习提纲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踺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注意:①这里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中的电流和另一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②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电流、电压都是物体量,有各自和物体,物体 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里的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加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注意:①电流和电阻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个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②不能反过来说,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顺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U/R   U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单位是欧姆(Ω);I表示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单位是安培(A)。

3、公式的物体意义:欧姆定律的公式I=U/R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几倍;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增大几倍,其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4、由公式可变形为:U=IR     R=U/I

5、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①定律涉及的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体量都是针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即满足“同体性”;式中的I、U、R还应是同一段导体在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电阻,即满足“同时性”;运用该式时,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使用基本单位。

②定律中提到的“成正比”和“成反比”的两个关系分别有不同的前提条件,即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③欧姆定律公式I=U/R可以变形为U=IR,但不能认为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公式还可以变形为R=U/I,但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跟所加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只是为我们提供一种测量、计算导体电阻的方法而已。

④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只接有电阻器、电热器、白炽灯等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日光灯电路等,不能直接应用。

6、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①电阻串联:R=R1+R2+…+Rn。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线的长度,由影响电阻的因素可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如果把n个阻值都是r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R=nr。

②电阻并联:1/R=1/R1+1/ R2+…+1/R。如果n个阻值都是r的导体并联,则总电阻R=r/n。当只有两个电阻并联时,R=R1R2/(R1+R2),电阻的并联裨上是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

③在串、并联电路中,任一电阻增大,电路总电阻也增大。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压,且各电阻两端电压与各电阻阻值成正比;并联电路中,各电阻分流,且各支路电流之比为各支路阻的反比。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操作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数据。

③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④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中可以多测几驵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电阻R,进行比较。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小的亮度不同,也就是小灯泡灯丝的温度不同,这样测出的几组数据中,算出的灯泡的电阻是不同的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其电阻越大。由此可得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规律。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保护电路。

6、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的。②电路连好开关闭合前,应使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③电压表、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④每个小灯泡的金属口上都标着它正常工作的电压。接通电源后通过变阻器把电压调到该电压值,测量时从该电压开始逐次降低。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

①对人体的安全电压: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大量触电事故表明:当人体两端的电压低于36V,通过人体的电流低于0.1mA时,才不会引起触电感觉。因此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②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对人体的伤害就会越大。人体是导体,一般情况下加在人体的电压越过36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给人体造成危险,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大大超过了安全电压,故我们不能接触220V的电压。高压电路的电压达到几十万伏,人体不直接接触,也会有危险,因此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③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人体也是导体,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大大超过了安全电压,而湿手又使人体的电阻大大减小,触摸电器就很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并且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 。如果用湿手插(拔)插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2、断路和短路

①断路:电路没有接通。可能原因:灯丝断了;灯头内的电线断了;、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

②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现象。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很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其它的电源都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③用电器短路:即电路中的某一用电器的两端由导线直接连接。当用电器发生短路时,此用电器无法工作,并会引起整个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发生危险,这也是不允许的。

3、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雷雨天要注意防雷。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的避雷针、高压输电铁塔上最上面的两根导线也是用来防雷的。雷雨时不要在空旷的地方活动或停留;不要在树下避雨;不要接触金属物品(包括金属把的雨伞);拔掉所有的电源线、网线、电视天线插头等。

4、安全用电的原则: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③不弄湿用电器;④不损坏绝缘部分;⑤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⑥家庭电路的安装一定要正确。

五、欧姆定律在电流表和电压表中的应用

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将它串联到电路中就相当于串联一根电阻可忽略不计的导线,因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不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以由于串联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因此通过电流表上的示数可以知道电路中与电流表串联的其它部分中的电流。如果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就会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及电源烧坏,所以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在电源两极上。与电流表相反,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将电压表并联在某段电路或电源的两端时,有电压表的支路就相当于断路,所以电压表可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这时测的是电源电压。

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在含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中,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会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也会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是电学中一类比较重要的题型。这种题目的分析一般遵循下列思路:

1、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看清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分析电路连接时一般先去表。即把电流表当成导线,把电压表当做开路处理。

2、分析滑片滑动时,变阻器电阻如何变化,电路总电阻如何变化,或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情况如何变化,电路中总电阻如何变化。

3、运用欧姆定律看总电流如何变化,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各用电器上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这种题目从解题过程来看,一般符合总→分→总的特点。

七、解电学题的方法、步骤

解电学题目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般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题意和所给出的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用电器串联、并联情况的电压表、电流表、所测电压的电流的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具体做法:①简化电路。将不工作的用电器和电路中的电表去掉,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简化处理时可先看做一根导线,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简化处理时将其所在支路看做断路。②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是哪段电阻丝。③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的是哪段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其次,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同一个导体的U、I、R下角标要相同,这样对试题所描绘的物体情景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便于分析和解题,避免张冠李戴。

最后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列方程解题。

八、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总结

方法

器材

公式

电路图

伏安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若干

Rx=U/I

伏伏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两个、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U2R0/U1

安安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两个、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R0I2/I1

安滑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电流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I1Rm/(I2-I1)

伏滑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电压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U1Rm/(U2-U1)

电压表和替代开关法

电源、电压表、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两个开关、导线

Rx= U2 R0/ (U1-U2)

电流表和替代开关法

电源、电流表、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两个开关、导线

Rx =I2R0/(I2-I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教版第七章  欧姆定律 复习提纲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踺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注意:①这里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中的电流和另一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②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电流、电压都是物体量,有各自和物体,物体 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里的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加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注意:①电流和电阻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个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②不能反过来说,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顺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U/R   U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单位是欧姆(Ω);I表示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单位是安培(A)。

3、公式的物体意义:欧姆定律的公式I=U/R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几倍;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增大几倍,其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4、由公式可变形为:U=IR     R=U/I

5、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①定律涉及的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体量都是针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即满足“同体性”;式中的I、U、R还应是同一段导体在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电阻,即满足“同时性”;运用该式时,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使用基本单位。

②定律中提到的“成正比”和“成反比”的两个关系分别有不同的前提条件,即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③欧姆定律公式I=U/R可以变形为U=IR,但不能认为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公式还可以变形为R=U/I,但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跟所加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只是为我们提供一种测量、计算导体电阻的方法而已。

④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只接有电阻器、电热器、白炽灯等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日光灯电路等,不能直接应用。

6、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①电阻串联:R=R1+R2+…+Rn。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线的长度,由影响电阻的因素可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如果把n个阻值都是r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R=nr。

②电阻并联:1/R=1/R1+1/ R2+…+1/R。如果n个阻值都是r的导体并联,则总电阻R=r/n。当只有两个电阻并联时,R=R1R2/(R1+R2),电阻的并联裨上是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

③在串、并联电路中,任一电阻增大,电路总电阻也增大。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压,且各电阻两端电压与各电阻阻值成正比;并联电路中,各电阻分流,且各支路电流之比为各支路阻的反比。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操作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数据。

③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④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中可以多测几驵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电阻R,进行比较。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小的亮度不同,也就是小灯泡灯丝的温度不同,这样测出的几组数据中,算出的灯泡的电阻是不同的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其电阻越大。由此可得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规律。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保护电路。

6、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的。②电路连好开关闭合前,应使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③电压表、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④每个小灯泡的金属口上都标着它正常工作的电压。接通电源后通过变阻器把电压调到该电压值,测量时从该电压开始逐次降低。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

①对人体的安全电压: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大量触电事故表明:当人体两端的电压低于36V,通过人体的电流低于0.1mA时,才不会引起触电感觉。因此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②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对人体的伤害就会越大。人体是导体,一般情况下加在人体的电压越过36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给人体造成危险,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大大超过了安全电压,故我们不能接触220V的电压。高压电路的电压达到几十万伏,人体不直接接触,也会有危险,因此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③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人体也是导体,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大大超过了安全电压,而湿手又使人体的电阻大大减小,触摸电器就很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并且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 。如果用湿手插(拔)插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2、断路和短路

①断路:电路没有接通。可能原因:灯丝断了;灯头内的电线断了;、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

②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现象。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很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其它的电源都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③用电器短路:即电路中的某一用电器的两端由导线直接连接。当用电器发生短路时,此用电器无法工作,并会引起整个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发生危险,这也是不允许的。

3、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雷雨天要注意防雷。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的避雷针、高压输电铁塔上最上面的两根导线也是用来防雷的。雷雨时不要在空旷的地方活动或停留;不要在树下避雨;不要接触金属物品(包括金属把的雨伞);拔掉所有的电源线、网线、电视天线插头等。

4、安全用电的原则: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③不弄湿用电器;④不损坏绝缘部分;⑤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⑥家庭电路的安装一定要正确。

五、欧姆定律在电流表和电压表中的应用

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将它串联到电路中就相当于串联一根电阻可忽略不计的导线,因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不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以由于串联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因此通过电流表上的示数可以知道电路中与电流表串联的其它部分中的电流。如果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就会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及电源烧坏,所以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在电源两极上。与电流表相反,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将电压表并联在某段电路或电源的两端时,有电压表的支路就相当于断路,所以电压表可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这时测的是电源电压。

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在含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中,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会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也会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是电学中一类比较重要的题型。这种题目的分析一般遵循下列思路:

1、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看清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分析电路连接时一般先去表。即把电流表当成导线,把电压表当做开路处理。

2、分析滑片滑动时,变阻器电阻如何变化,电路总电阻如何变化,或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情况如何变化,电路中总电阻如何变化。

3、运用欧姆定律看总电流如何变化,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各用电器上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这种题目从解题过程来看,一般符合总→分→总的特点。

七、解电学题的方法、步骤

解电学题目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般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题意和所给出的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用电器串联、并联情况的电压表、电流表、所测电压的电流的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具体做法:①简化电路。将不工作的用电器和电路中的电表去掉,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简化处理时可先看做一根导线,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简化处理时将其所在支路看做断路。②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是哪段电阻丝。③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的是哪段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其次,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同一个导体的U、I、R下角标要相同,这样对试题所描绘的物体情景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便于分析和解题,避免张冠李戴。

最后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列方程解题。

八、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总结

方法

器材

公式

电路图

伏安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若干

Rx=U/I

伏伏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两个、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U2R0/U1

安安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两个、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R0I2/I1

安滑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电流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I1Rm/(I2-I1)

伏滑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电压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U1Rm/(U2-U1)

电压表和替代开关法

电源、电压表、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两个开关、导线

Rx= U2 R0/ (U1-U2)

电流表和替代开关法

电源、电流表、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两个开关、导线

Rx =I2R0/(I2-I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教版第七章  欧姆定律 复习提纲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踺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注意:①这里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中的电流和另一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②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电流、电压都是物体量,有各自和物体,物体 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里的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加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注意:①电流和电阻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个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②不能反过来说,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顺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U/R   U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单位是欧姆(Ω);I表示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单位是安培(A)。

3、公式的物体意义:欧姆定律的公式I=U/R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几倍;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增大几倍,其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4、由公式可变形为:U=IR     R=U/I

5、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①定律涉及的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体量都是针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即满足“同体性”;式中的I、U、R还应是同一段导体在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电阻,即满足“同时性”;运用该式时,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使用基本单位。

②定律中提到的“成正比”和“成反比”的两个关系分别有不同的前提条件,即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③欧姆定律公式I=U/R可以变形为U=IR,但不能认为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公式还可以变形为R=U/I,但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跟所加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只是为我们提供一种测量、计算导体电阻的方法而已。

④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只接有电阻器、电热器、白炽灯等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日光灯电路等,不能直接应用。

6、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①电阻串联:R=R1+R2+…+Rn。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线的长度,由影响电阻的因素可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如果把n个阻值都是r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R=nr。

②电阻并联:1/R=1/R1+1/ R2+…+1/R。如果n个阻值都是r的导体并联,则总电阻R=r/n。当只有两个电阻并联时,R=R1R2/(R1+R2),电阻的并联裨上是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

③在串、并联电路中,任一电阻增大,电路总电阻也增大。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压,且各电阻两端电压与各电阻阻值成正比;并联电路中,各电阻分流,且各支路电流之比为各支路阻的反比。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操作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数据。

③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④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中可以多测几驵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电阻R,进行比较。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小的亮度不同,也就是小灯泡灯丝的温度不同,这样测出的几组数据中,算出的灯泡的电阻是不同的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其电阻越大。由此可得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规律。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保护电路。

6、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的。②电路连好开关闭合前,应使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③电压表、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④每个小灯泡的金属口上都标着它正常工作的电压。接通电源后通过变阻器把电压调到该电压值,测量时从该电压开始逐次降低。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

①对人体的安全电压: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大量触电事故表明:当人体两端的电压低于36V,通过人体的电流低于0.1mA时,才不会引起触电感觉。因此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②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对人体的伤害就会越大。人体是导体,一般情况下加在人体的电压越过36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给人体造成危险,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大大超过了安全电压,故我们不能接触220V的电压。高压电路的电压达到几十万伏,人体不直接接触,也会有危险,因此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③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人体也是导体,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大大超过了安全电压,而湿手又使人体的电阻大大减小,触摸电器就很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并且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 。如果用湿手插(拔)插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2、断路和短路

①断路:电路没有接通。可能原因:灯丝断了;灯头内的电线断了;、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

②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现象。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很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其它的电源都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③用电器短路:即电路中的某一用电器的两端由导线直接连接。当用电器发生短路时,此用电器无法工作,并会引起整个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发生危险,这也是不允许的。

3、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雷雨天要注意防雷。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的避雷针、高压输电铁塔上最上面的两根导线也是用来防雷的。雷雨时不要在空旷的地方活动或停留;不要在树下避雨;不要接触金属物品(包括金属把的雨伞);拔掉所有的电源线、网线、电视天线插头等。

4、安全用电的原则: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③不弄湿用电器;④不损坏绝缘部分;⑤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⑥家庭电路的安装一定要正确。

五、欧姆定律在电流表和电压表中的应用

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将它串联到电路中就相当于串联一根电阻可忽略不计的导线,因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不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以由于串联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因此通过电流表上的示数可以知道电路中与电流表串联的其它部分中的电流。如果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就会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及电源烧坏,所以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在电源两极上。与电流表相反,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将电压表并联在某段电路或电源的两端时,有电压表的支路就相当于断路,所以电压表可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这时测的是电源电压。

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在含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中,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会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也会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是电学中一类比较重要的题型。这种题目的分析一般遵循下列思路:

1、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看清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分析电路连接时一般先去表。即把电流表当成导线,把电压表当做开路处理。

2、分析滑片滑动时,变阻器电阻如何变化,电路总电阻如何变化,或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情况如何变化,电路中总电阻如何变化。

3、运用欧姆定律看总电流如何变化,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各用电器上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这种题目从解题过程来看,一般符合总→分→总的特点。

七、解电学题的方法、步骤

解电学题目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般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题意和所给出的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用电器串联、并联情况的电压表、电流表、所测电压的电流的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具体做法:①简化电路。将不工作的用电器和电路中的电表去掉,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简化处理时可先看做一根导线,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简化处理时将其所在支路看做断路。②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是哪段电阻丝。③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的是哪段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其次,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同一个导体的U、I、R下角标要相同,这样对试题所描绘的物体情景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便于分析和解题,避免张冠李戴。

最后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列方程解题。

八、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总结

方法

器材

公式

电路图

伏安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若干

Rx=U/I

伏伏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两个、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U2R0/U1

安安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两个、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R0I2/I1

安滑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电流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I1Rm/(I2-I1)

伏滑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电压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U1Rm/(U2-U1)

电压表和替代开关法

电源、电压表、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两个开关、导线

Rx= U2 R0/ (U1-U2)

电流表和替代开关法

电源、电流表、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两个开关、导线

Rx =I2R0/(I2-I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