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和分子间的____________有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___________有关。

热运动 相互作用情况 机械运动情况 【解析】解答: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机械能与内能 辅导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跟做功改变内能有关的是( )

A.盛夏,太阳把稻田的水晒热

B.夜晚,看见流星在大气层中坠落

C.严冬季节用热水袋取暖

D.用擦酒精的方法使发烧者降温

B 【解析】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做功和热传导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异同点. 【解析】 A、太阳把稻田的水晒热,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流星在大气层中坠落与大气层发生摩擦,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C、用热水袋取暖,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给发烧者擦酒精,酒精蒸发吸热,使发烧者降温,不符合题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乐陵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发光,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3.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  )

A. 2:1 B. 3:2 C. 2:3 D. 1:2

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确定甲乙仪表的种类,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灯泡的电阻之比.如果甲乙任何一个为电流表,将会形成短路,因此甲乙都为电压表,此时灯L1、L2串联连接,电压表甲测量L2两端电压,电压表乙测量电源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且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3,所以灯L1、L2两端电压之比:U1: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现代社会,电话已成为人们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工具,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听筒和电源组成,它们应_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其中______的主要元件是电磁铁。

串联 听筒 【解析】(1)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听筒和电源组成,它们应串联在电路中; (2)电话听筒里有一个电磁铁,当有强弱不同的电流通过时,能够吸引前面放着的薄铁片,使铁片振动起来,发出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检验题 题型:计算题

质量为2 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 ℃升高到40 ℃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 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

0.47×103 【解析】解答:∵Q=cm△t,∴物质的比热容:c==470 J/(kg·℃)=0.47×103 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检验题 题型:单选题

2 kg的冰从-20 ℃升高到-5 ℃吸收的热量是Q1,2 kg的水从5 ℃

升高到15 ℃吸收的热量是Q2,则[已知c冰=2.1×103 J/(kg·℃)](  )

A. Q1=Q2 B. Q1>Q2 C. Q1<Q2 D. 不能确定

C 【解析】解答: 2kg的冰从?20℃升高到?5℃吸收的热量是Q1=c冰m△t1=2.1×103J/(kg?℃)×2kg×{?5℃?(?20℃)}=6.3×104J;2kg的水从5℃升高到15℃吸收的热量是Q2=c水m△t2=4.2×103J/(kg?℃)×2kg×(15?5℃)=8.4×104J,所以Q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检验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B. 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 一根铜丝不易拉断,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 【解析】解答:A.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每一粉末颗粒仍包含有大量的石灰石分子,此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故A错误。B. 空气能被压缩,是因为空气分子间空隙较大,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B错误。C.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碎片接触时达不到产生分子力作用的距离,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C错误。D. 一根铜丝不易拉断是因为铜丝分子间存在引力,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D正确。 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 单元提优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M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小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放重为2G的砝码,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要使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2v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的重应为(小盘重不计,绳子与轮

的摩擦不计) ( )

A. G B. 2G C. 3G D. 4G

C 【解析】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M受向左的摩擦力,则fG2G,由此说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G,方向向左。当物体向左运动时,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不变,要让物体匀速运动,向左的力要等于向右的力,则G左2Gf2GG3G,故左盘中砝码的重应为3G.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2怎样描述力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用力推课桌下部,课桌会移动,推上部可能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与受力面积有关

C 【解析】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