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夏特古道跨越新疆天山南北,全长120千米,海拔均在2500米之上,是丝绸之路上一条非常险峻的古隘道。《大唐西域记》描述此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读“夏特古道线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大唐西域记》中所说的“灾祸”,最可能是( )

A.沙尘暴B.泥石流C.雪崩D.山崩

2《大唐西域记》中所说的“灾祸”,多发的季节是( )

A.春夏之交B.夏秋之交C.春秋两季D.冬夏两季

3驴友普遍选择春秋季而不是在夏季徒步穿越夏特古道,主要是夏季常常会( )

A.高温酷暑难耐B.野生动物袭击

C.沙尘暴淹埋古道D.洪水切断古道

【答案】

1C

2A

3D

【解析】

1

从材料中“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大声叫唤可能引发雪崩,C正确。大声叫唤不可能引发沙尘暴、泥石流和山崩,ABD错误。故选C

2

《大唐西域记》中所说的“灾祸”是指“雪崩”,“雪崩”多发在春夏之交,因为冬春季节降雪量大,积雪厚,到了春夏之交,气温升高,积雪表面融化,雪水就会慢慢渗透到雪层深处,让原本结实的雪变得松散起来,大大降低了积雪之间的内聚力和抗断强度,使雪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滑动,造成雪崩,A正确。夏秋季节积雪量少,不容易雪崩,BCD错误。故选A

3

天山地区海拔较高,气温偏低,不会出现高温酷暑天气,A错误。野生动物袭击不只出现在春秋季节,选择春秋季徒步与避开野生动物袭击关系不大,B错误。冬春季节大风日数多,风力强劲,沙尘暴更多,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夏特古道沿天山山麓的河流分布,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为河流汛期,洪水切断古道,无法通行,D正确。故选D

结合材料,准确从文字材料和地图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 “夏特古道沿天山山麓的河流分布,”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特征( )

A.以丘陵、山地为主B.以盆地、平原为主

C.以山地、平原为主D.以高原、平原为主

2图中甲处地貌的成因主要为( )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

3属于图中R河下游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①含沙量较大 ②凌汛现象

③水流湍急 ④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我国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

A.秦、内蒙古、滇、藏

B.内蒙古、秦、藏、滇

C.内蒙古、滇、秦、藏

D.秦、内蒙古、藏、滇

2关于上述四个省份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省份东部草类茂盛,西部森林覆盖率高

B.②地属于华北平原,盐碱地广布

C.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D.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水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示意意大利南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分布,该地地表分布有三种不同的岩层,其分布范围分别是M、N、P。经观测发现,该三处岩层在形成时间上连续,且岩层年龄为M<N<P。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处于

A. 背斜顶部B. 向斜槽部C. 向斜右翼D. 背斜右翼

2①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 处于断裂带,岩石破碎B. 向斜槽部地势凹陷

C. 夏季汛期流水侵蚀严重D. 地表岩层差异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自200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生态城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选址于距天津主城区45 km的一片盐碱地上。9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开发、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下图为天津主城和生态城简图。


(1)分析该生态城选址的区位优势。

(2)生态城远离天津主城区,说明它的建成对主城区的有利影响。

(3)分析该生态城内保留大量湖泊、河道等湿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丹吉林沙漠(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它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但近年来巴丹吉林沙漠加速向南入侵,河西走廊绿洲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1)黑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其季节变化

(2)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的补给水源来自 ,水位冬夏季节变化

(3)为什么说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

(4)简述河西走廊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江苏省将省内农业区划分为“两带三区”,读江苏农业空间格局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农业区划的依据是( )

A.城镇化水平B.农作物分布

C.农业发展条件D.经济发展水平

2下列农业区发展措施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渠北农业区—退耕还林还草

B.沿海农业带—禁止开发滩涂

C.太湖农业区—发展温带水果

D.江淮农业区—洼地水产养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下图为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由图可知,以下关于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夏季多于冬季

B. 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冬季多于夏季

C. 三个地区霾日数夏季差异最大

D. 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2】【2由图可知,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 春季降水最多,霾日数少 B. 夏季多大风,霾日数最多

C. 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最少 D. 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位于

A. 北非西部 B. 印度半岛西部 C. 大洋洲西部 D. 南美洲西部

2与图示沙漠核心区自然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A. 河流稀少 B. 终年炎热 C. 植被稀疏 D. 光照强烈

3图示海岸沙漠区常见大雾弥漫,其成因主要是

A. 沿岸暖流增湿 B. 海水蒸发强烈 C. 沿岸寒流降温 D. 大气对流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