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天气是受下沉气流的影响而形成。(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由于全球经济放缓,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2年全世界饥饿人口增加近1.05亿,营养不良人口达10.2亿,全世界近六分之一的人口遭受了饥饿。这些数字背后的苦难提醒我们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在出现历史性连年大丰收之际,强调这一主题尤其必要。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

(1)甲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乙基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

(2)与乙基地相比,图中甲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

(3)简述甲基地A、B两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4)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_____农业生产基地,判断理由是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寿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洁白的新月形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读巴西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千湖沙漠”景观中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 风力堆积 B. 海浪堆积

C. 流水堆积 D. 冰川堆积

2.图示区域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 巴西高原疏松的土壤 B. 大西洋浅海滩涂

C. 亚马孙平原裸露的土壤 D. 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

3.影响图中沙丘移动速度的因素有( )

①植被状况 ②沙丘水分 ③风力大小 ④地转偏向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西省忻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练:中国南方、青藏、港澳台(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 降水多 B. 风力大 C. 日照强 D. 气温高

2.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 高大、屋顶尖、窗大 B. 低矮、屋顶缓、窗大

C. 高大、屋顶尖、窗小 D. 低矮、屋顶缓、窗小

3.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A. 渔业 B. 林业 C. 种植业 D. 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是防洪,并显著提高了库区下游的通航能力。(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某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该城市最初形成的原因是

A. 位于河流沿岸 B. 位于铁路沿线 C. 靠近海港 D. 矿产资源丰富

2.滨海区的建设,有利于

①解老城区用地紧张状况②扩大城市规模,方便城市内部联系和管理 ③扩大对外开放④分散老城区城市职能,减轻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

A. ①③为寒流 B. ⑤处盛行西南风 C. ②处盛行西北风 D. ②⑤为暖流

2.②洋流

A. 能与①附近的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B. 能缩短欧洲到北美的航行时间

C. 进入北冰洋地区,使能见度转好 D. 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苹果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甲地苹果品质较乙地好,主要是因为甲地较乙地:

A. 气温高,热量条件充足 B. 光照强,昼夜温差较大

C. 近水源,灌溉便利 D. 土层厚,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8月5日-21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里约热内卢( )

A. 东临大西洋,位于北京的东南

B. 年均温高,主要受暖流影响

C. 年降水量多,为东南信风迎风坡

D. 区时比北京时间早13小时

2.20世纪60年代巴西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迁都的主要原因是( )

①利于促进广大内地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城市问题 ③内陆平原面积广阔,气候较优越 ④国防安全的需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巴西( )

A. 地处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 亚马孙河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C.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 巴西高原古老低缓,流水侵蚀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