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

A. ①③为寒流 B. ⑤处盛行西南风 C. ②处盛行西北风 D. ②⑤为暖流

2.②洋流

A. 能与①附近的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B. 能缩短欧洲到北美的航行时间

C. 进入北冰洋地区,使能见度转好 D. 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左图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产业( )

A. a B. b C. c D. d

2.按右图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

A. 设计 B. 加工 C. 营销 D. 设计和加工

3.按两图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B. 着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C. 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

D. 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西省忻州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练:中国南方、青藏、港澳台(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造成浙江、四川两省农业种植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气候 B. 经济 C. 地形 D. 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天气是受下沉气流的影响而形成。(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下左图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下右图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①洪泽湖周边地区 ②太湖周边地区

③沿江地区 ④沿海地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

①山地易排水 ②山地日照充足

③山地风力大 ④山地云雾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迎接202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政府将利用住宅、学校等设施的屋顶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下图是东京(约36°N)某小区安装屋顶太阳能的设计图,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发电效果最好。结合图示完成下列各题。

1.屋顶太阳能发电具有的特点是

A. 土地占用多 B. 设备投资少 C. 可分散布局 D. 受自然影响小

2.正常年份该屋顶太阳能发电量波动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某城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年~2012年间,该城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2.2000年~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该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C. 减轻市区通勤压力 D. 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四)文综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风速廓线是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曲线。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增加程度主要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梯度有关。达到一定高度后,地面的摩擦影响可忽略不计,该高度称为梯度风高度。梯度风是不受地表影响能够在气压梯度下自由流动的风。下图为不同粗糙度情况下的风廓线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同一海拔高度上城市风速小是因为

A. 城市建筑物密度大增加地表摩擦力 B. 乡村和郊区气压差大

C. 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摩擦力小 D. 乡村和郊区植被覆盖率高

2.城市风速慢会导致

A. 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B. 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

C. 乡村和郊区污染加重 D. 乡村和郊区风速加快

3.针对城市大气污染从根本上应当

A. 建设城市风道 B. 减小与乡村地区建筑物差异

C. 控制污染源 D. 将污染企业布局在卫星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藁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