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关于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今天,地球陆地上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类活动,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迁移

B.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C.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均有利,不会加剧迁入地

的生态环境问题

D.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人城市,既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综合-地理(学业水平)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3年11月太阳爆发发生三次巨大的耀斑,使东亚受到严重影响。分析该事件,判断下面小题。

1.文中提到的耀斑,应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日珥层

2.该轮耀斑爆发,最有可能导致世界部分地区

A. 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B. 森林火灾 C. 臭氧层空洞扩大 D. 海平面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6年春运从1月24日~3月3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3)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结合材料和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l)图中A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图中B地区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什么?

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4)图中D地区出现酸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治酸雨可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注】 圆形大小反映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1.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

B. 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 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D. 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

2.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则(  )

A. 共同性 B. 持续性

C. 公平性 D. 阶段性

3.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

①植树造林 ②减缓工业化进程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开发新能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辽宁省作协体2017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试卷 文综地理 题型:选择题

古诗曰:“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江心沙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下图为我国长江流域基地“等高线”“引水线”“江心洲”等事象布局示意图,右面两小图为左图曲流处和江心洲的地貌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上述图文涉及事象,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A. “桑落洲”可用来种植小麦

B. “新住处”最可能位于图中M地

C. “引水线”最合理的路线是④线(供城镇)

D. 码头区最宜选址在图中N地

2.下列有关事象分析,合理的是

A. “桑落洲”是因河流水位下降,河床出露而成

B. “桑落洲”是因物质坚实,难遭受侵蚀而保留所致

C. 图(a)中,河岸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b→c

D. 图(b)中,上游水库建设可能导致了洲头年均5米等深线的变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哪个地区最有可能为商业中心(  )

A. a B. b C. c D. d

2.影响c城镇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 矿产 B. 交通 C. 地形 D. 旅游

3.a、b、c、d四地按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

A. a?b?c?d B. b?a?d?c

C. d?c?a?b D. b?c?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