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 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 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 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 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 降水较少 B. 气温较高 C. 风力较弱 D. 光照较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A.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 印度洋扳块、非洲板块 C.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 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2.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左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右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③、④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个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试说明原因。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__________处,试说明原因。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肯尼亚山是一座横跨赤道的火山,下图为其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

A. 热带草原带的形成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B. 降水量与山地的海拔高度呈现正相关

C. 山地西北坡干燥森林带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D. 主要致雨东南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肯尼亚是世界第二大红茶生产和贸易大国。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米到3000米的肯尼亚山区,每一片叶子都由手工采摘;茶叶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加工,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肯尼亚红茶( )

A. 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投入少 B.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商品率高

C. 生长得益于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D. 品质优良与丘陵广布的地形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巢湖上游主要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区,经巢湖由裕溪河注入长江。巢湖上游较大支流有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淝河等。

材料二 巢湖流域水系局部图

材料三 巢湖1、4、7、10月份白天、夜晚风向频率(单位:%)

时间

风向

1月

4月

7月

10月

夜间

偏西风

39

23

23

7

白天

偏西风

58

47

68

33

夜间

偏东风

61

63

74

87

白天

偏东风

39

47

26

67

(1)阐释裕溪河和杭埠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2)说出甲地白天和夜晚风向的变化规律,并探究7月风频变化最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关于图中等温线及湖泊水位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七月份等温线  ②为一月份等温线  ③为夏季等温线 ④为冬季等温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地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穿山甲(见图)是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近年来穿山甲数量急剧减少,我国大陆地区已难觅其踪影。

我国穿山甲巢穴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厘米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常筑于南坡,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 。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穿山甲数量激剧减少的原因。

(2)分析我国穿山甲冬季洞穴修筑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遏制全球变暖,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每年召开一次,2013年11月11日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2014年12月1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甲比较,图乙( )

A. 比例尺较大,表示范围较大 B.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2.利马位于华沙的( )

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17届高三4月份高考冲刺模拟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有人说“小小餐盒既轻又重,既小又大,既简单又复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一次性餐具生产后以就近销售为主,原因主要是

A. 产品运量大 B. 产品价值低 C. 市场需求大 D. 产品运输不便

2.小小餐盒的“重”与“大”是指

A. 产品重量大 B. 原料消耗大 C. 环保责任大 D. 大气污染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