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大气辐射

2.图中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示意图”,统计显示近年来有数十万人迁入该城市。

材料二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收集并进行处理后达到使用标准的系统,主要收集屋顶雨水和地面雨水。在目前我国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加重、城市内涝加剧的情况下,将雨水收集并利用势在必行。

(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对该城市造成的影响。

(2)该城市重工业区布局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做法不利于避免或减轻长江洪水造成损失的是( )

A. 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B. 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C. 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D. 加固堤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沿河设城主要是因为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主要水源

②河流具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③河流对城市安全防卫有利

④河流沿岸都形成冲积平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 E处气温比H处高 B. F处气压比G处低

C. 气流②自南向北运动 D. 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 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 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 环节③表示植物蒸腾作用

D. 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3.如果该图为中低纬洋流分布图,S线代表纬线,则( )

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 洋流④表示北赤道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

勒比海,西靠太平洋,这里拥有茂盛的原始雨林,90%的生物栖息在树上,旅游者想要体验真正的热带雨林风光,就要到吊桥上走一走,才能领略其热带雨林特色和免遭有毒昆虫和蛇类的袭击。

分析旅游者到热带雨林游览要走吊桥的原因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共享单车在广州,特别是在城区发展迅猛,共享单车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出行模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可以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下表中哪个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前景较差?(    )

选项

城市

地形

轨道交通状况

年均最高最低气温

A

南京

平原

较为发达

-1/38

B

青岛

丘陵

较为发达

-1/25.8

C

马德里

高原

成熟

3/31

D

新加坡

平原

成熟

19/35

2.共享单车的经济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 GIS与GPS B. RS与GPS C. GIS与RS D. 数字地球与R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中I地气温和降水状况的是B

B. II地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C. III地的气候类型的形成与西风带无关

D. 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中IV地气温和降水状况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周边出现了一些“睡城”。“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虽然人口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购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睡城”的出现有利于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

B. “睡城”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C. 在“睡城”周边地区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睡城”的可持续发展

D. 我国大城市周边“睡城”的出现属于逆城市化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