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壶口瀑布水量骤增,每秒流量达到2440立方米,形成壮美瀑布群。由于恰逢沿岸山桃花盛开,故被称为“桃花汛”。下图是区域水系分布图和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桃花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降水丰富 B. 季节性积雪融水多

C. 上游冰凌消融 D. 高山冰雪融水猛增

2壶口瀑布含沙量最大出现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桃花汛期间,图示区域

A. 日落时间推迟 B. 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 昼长逐渐变短 D. 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答案】

1C

2B

3A

【解析】

本题以桃花汛为切入点,考查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河流的水文特征,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知识点。本题难度层层递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小题1要结合黄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春季出现凌汛的原因进行分析。小题2要结合夏季降水多,对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冲刷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增进行分析小题3要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与影长的关系等进行分析。

1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气温回升,黄河的上游部分河段形成的冰凌会融化,形成凌汛,故C正确。当地降水补给主要是在夏季,故A错误。季节性积雪融水多主要是在我国东北,故B错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黄河的补给方式主要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故D错误。

2壶口瀑布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降水多对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冲刷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增

3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为桃花汛期间。昼渐长夜渐短,日落时间会推迟,故A正确,C错误。由于直射点往北移动,则该地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日影变短,故B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三峡地区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中,代表三峡工程的是________,该工程位于长江________游,其建设的首要目标是________。

(2)三峡工程的兴建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何意义?

(3)三峡库区因流速减缓有一定的泥沙淤积,解决库区内泥沙淤积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说明三峡水库建成后对重庆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江苏旅游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江苏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2)到苏州的游客,大部分来自沪、浙和苏南等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游客游览苏州的水榭亭台,在选择观景位置时,宜_______________。游览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宜选择_______________(季节)。

(4)下图反映某景区“旅 游接待能力与 旅游市场需求关系”,该地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请你提出改进的措施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之间的太行山,是中国曲流峡谷(以下简称“曲峡”)发育最明显的山脉。通常情况下,丘陵和山地基岩中的河道是比较平直的,但流经太行山区一些规模较大的主干河流形成了众多犹如草原“蛇曲”一样的曲峡地理景观。下图示意太行山区某段曲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曲地段①②③处水流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2图示河流①处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A. 侧蚀 B. 下蚀 C. 搬运 D. 堆积

3太行山曲峡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 沿断层线发育形成河流 B. 受内力作用,河岸发生侧蚀

C. 河流继承了古河道的曲流形态 D. 河流下蚀,逐渐切开山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不同坡向垂直带谱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山地可能位于

A. 横断山区 B. 太行山 C. 喜马拉雅山 D. 天山山脉

2】【2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A. a坡、b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主要是山麓气候所致

B. 生态群落丰富程度①带小于②带

C. ③带可能是草甸草原带

D. b坡④带下限海拔较低主要是因为地处阴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海南省政府也确定了海南省生态岛、节能岛的建设目标,此后,海南省电网负荷持续性增加的同时,第三产业、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家庭用电量占比快速增长。

材料二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海南省电力系统相对独立,直到2009年6月底投运我国第一个500千伏超高压、长距离、较大容量的海底电缆工程(见图),才结束电网孤岛运营状态。截至目前,该跨海电缆主要为海南省电网提供负荷备用和事故备用,设备常年接近空载运行。

材料三 海南省可开发的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中南部内陆山区部分地区。从2011年起,海南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并且拟定了能源发展方案:优先发展风电,特别是尽快联合开发东方、文昌、临高等海上风电,再辅以其他配合类型电源,满足未来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

(1)简析2009年以后海南省用电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2)相较于陆上风电,指出海上风电发展具有的优势。

(3)对于海南省500千伏海底电缆工程,有人认为是决策失败的案例。推测其得出此结论的依据、

(4)据表分析海南“优先发展风电,特别是尽快联合开发东方、文昌、临高等海上风电”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四幅区域等高线图,其中实线表示地表等高线,虚线表示地表以下某一完整地层表面等高线,且等高线海拔比较a>b>c>d。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图中地形及其成因与图相似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米)。图B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A

图B

(1)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什么?

(2)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B,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理由是什么?

(3)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