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采集制作的局部专题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海洋区域显示的地理现象是

A. 信风B. 洋流C. 热带气旋D. 海洋污染

2该地理现象对甲区域近海地区的影响主要有

A. 气候变干B. 增温增湿C. 狂风暴雨D. 近海生物锐减

【答案】

1B

2B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海域为大西洋海域,图中显示的是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据此分析选B

2结合上题可知,该地理现象为暖流,流经甲区域近海地区的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沿海地区起到的是增温增湿作用,据此分析选B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形成荒漠环境;

③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④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雪线是常年积雪区的下限,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新疆天山山脉(右图)的平均雪线高度约3700米,但不同山峰雪线高度却差异明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4座山峰的雪线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③④2①D.④②①③

2天山山脉5000米以上区域夏季积雪覆盖率较冬季高的原因主要是

A.冬季风力较强B.夏季气温较高

C.冬季植被较少D.夏季降水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使用卫星第一次以三维方式量化了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数量,这些尘埃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亚马孙雨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磷等。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亚马孙雨林地区主要借助于下图中 风带

A.B.C.D.

2撒哈拉沙漠尘埃中的沙子、磷进入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可

A.促进岩石风化,释放养分B.促进地表径流,带走养分

C.随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D.促进土壤的淋溶作用

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所指的生态环境效应是

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B.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态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四大地理圈层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圈层名称:① ,② ,③ ,④

(2)①圈层是由 构成,其主体是 ,试描述①圈层的特点及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3)③圈层是由 及其 组成,占有 圈层(填序号)的底部、 圈层(填序号)的全部和 圈层(填序号)的上部。据图可知,③圈层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采用人为放火的方法,对我国西北某地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部生物量、植物多度等群落特征对火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当年,火烧样地中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第二年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的变化如图a、图b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火烧后

A. 物种当年略有减少,第二年基本恢复

B. 植物多度当年不变,第二年略有降低

C. 植物多度当年提高,第二年基本恢复

D. 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变化基本相同

2火烧后当年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最可能与之有关的是火烧后

A. 土壤湿度降低 B. 昼夜温差增大

C. 土壤表层疏松 D. 土壤肥力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的部分解说词和图像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说词一:“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解说词二:“迥异于南方梯田的润泽,黄土高原上为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

解说词三:“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晰。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

1陕西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A. 秦岭、渭河 B. 秦岭、淮河

C. 大巴山、汉江 D. 太行山、汾河

2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B. 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C. 境内河流春季易发生凌汛 D. 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3陕西梯田的南北差异表现为(

A. 南方种春小麦,北方种冬小麦 B. 北方梯田热量更充足,土壤更肥沃

C. 南方梯田更重视引水灌溉工程 D. 北方地膜覆盖的作用是保温、保水

4泾河的清与浊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主要体现出(

A. 季风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B. 黄土高原冬季受侵蚀更强烈

C.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D. 泾河流量的年际变化非常大

5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泾水浊而渭水清最合理的解释是渭河(

A. 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 主要流经平原,泥沙淤积

C. 上游人口、城市众多 D. 流速快,侵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面各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季风风向 ②距海远近 ③地质地貌 ④纬度位置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2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①气候冷湿 ②地势低平不易排水 

③土壤存在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④河流较多,降水较多 

⑤植被稀少 ⑥地处高纬正午太阳高度小

A. ①②③⑤⑥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观测者能够从处观测到图乙所示昼夜状况。

A.B.C.D.

2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

A.向东B.向西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3此时,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 )

A.180°—45°WB.45°E—180°C.0°—90°E—180°D.135°W—0°—45°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