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令、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B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C上阕一个“看”字引领了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的各种景色。

D“独立寒秋”中的“寒秋”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的秋天,也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含义深刻。

【答案】D

【解析】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说法牵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易占,字不疑,姓曾氏,建昌南丰人。公以端拱己丑生,卒时庆历丁亥也。后卒之二年而葬,其墓南丰之先茔。子男六人,晔、巩、牟、宰、布、肇,女九人。

始公以文章有名,及试于事,又愈以有名。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庄献太后用道士言作乾明观,匠数百人作数岁不成。公语道士曰:吾为汝成之。为之捐其费太半,役未几而罢。如皋岁大饥,固请于州,而越海以籴,所活数万人。明年稍已熟,州欲收租赋如常,公独不肯听,岁尽而泰之县民有复亡者,独如皋为完。既又作孔子庙,讽县人兴于学。

后为信州知州诬,既仕不合,即自放,为文章十余万言,而《时议》十卷尤行于世。《时议》者,惩已事,忧来者,不以一身之穷而遗天下之忧。其志不见于事则欲发之于文,其文不施于世则欲以传于后。后世有行吾言者,而吾岂穷也哉?

宝元中,李元昊反,契丹亦以近边,天子忧之,诏天下有能言者皆勿讳。于是言者翕然论兵以进,公独谓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吾已自治,夷狄无可忧者;不自治,忧将在于近,而夷狄岂足道哉?即上书言数事,以为事不尔,后当如此,既而皆如其云。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而公所为十余万言,皆天下事,古今之所以存亡治乱,至其冤且困,未尝一以为言。

夫谏者贵言人之难言,而传者则有所不得言。读其略不失其详,后世其有不明者乎?公之事亲,心意几微,辄逆得之。好学不怠,而不以求闻于世。所见士大夫之丧葬二人,逆一人之柩以归,又育其孤;又一人者,宰相舅,尝为赞善大夫,死三十年犹殡,殡坏,公为增修,又与宰相书责使葬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役未几而罢 罢:完成

B.讽人兴于学 讽:劝勉

C.天下之安危讽吾自治不耳 顾:只是

D.而传者则有所不得言 传:传播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易占在庆历年间丁亥年去世,两年后才下葬,就埋葬在南丰县老家的祖坟里。

B.受灾次年,州里要求像往年一样收取租税,曾易占不肯执行,使如皋百姓免于逃荒。

C.面对叛军和边患,曾易占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能否和他们分开,独立自治。

D.曾易占曾经将一位去世的士大夫的灵柩迎回来安葬,并且养育那个人的遗孤。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

译文:

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

译文:

【4】曾易占在为政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 ,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当然, ,需要你长时间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还需要什么呢? ,抓住这个机会,这样你就更容易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各题。

尊经阁记

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其赋于人谓之,其主于身谓之。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是故《易》也者,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者;《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亡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亡散失,至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词,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则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已。

(本文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者 志:志向。

B.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之 贻:遗留。

C.以天下之耳目 涂:掩蔽。

D.请予一言以多士 谂:规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窭人丐夫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

B.斯吾产业库藏之积 师道之不传久矣

C.犹自以为通经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 入前为寿

【3】下列对原文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名为尊经阁作记,一开始就开宗明义把六经奉为普遍永恒的真理,并用极为概括的语言涉及这个阁的有关方面,绝大部分篇幅都是在阐述作者的哲学思想,即心外无物的世界观,可以说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文章。

B.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在天称为,秉赋于人称为,作为人身的主宰称为 。心、性、命,是一个东西。

C.在文章第三段里,王阳明首先感叹: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然后他提出了导致六经之学不明于世的三大原因:第一,尚功利,崇邪说;第二,习训诂,传记诵;第三,侈淫词,竞诡辩。

D.王阳明在本文中把六经的文字形式,看做了外在的东西,而认为重要的是在吾心之中,要有合乎普遍永恒真理的实质内容。

【4】用/给下面画线的文段断句。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光武知严光之不能屈,而不绳以君臣之法;献子有友五人,皆无献子之家。故士之自负也愈大则其自待也愈重抱杰出之才逢破格之赏识而即欲顺从求悦者是不以道义自处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译文:

(2)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则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已。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 松

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樵苏:打柴为,割草为传闻:一作波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从那战图中去想象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C.凭君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2】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欣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文章开创了政论文从未有过的生动局面,工人农民看了不觉为深,专家教授读了不觉为浅。

B《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李泽厚先生将他多年的研究付诸于笔端,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在大家眼前,感性而亲切。

C从4月27日起,长沙对橘子洲景区水上客运市场秩序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治服非法载客、乱搭乱建、违规揽客等行为。

D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出京巡视,就视察了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使黄河真正成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D.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E.雪满长安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写出了词人对远在长安的友人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

忆秦娥

李 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下列各句中,对两词中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秦娥是主语,梦断是谓语,秦楼月是宾语。

B.李词中年年柳色,之所以提到,是因为这里写的是伤别的场面,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C.毛词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一字写出了红军行军之急促,一字则表现了西风中军号声的苍凉和悲壮。

D.毛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应理解为漫道雄关真如铁漫道,即不要说之意。

(2)下列各句中,对两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看,李词所写的是一位思妇——秦娥;而毛词因为没有提到人物姓名,可见词中没有人物活动,纯粹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间上看,李词和毛词所交代的均是秋季。

C.从气氛的渲染上看,李词渲染的是一种凄凉、冷寂、迷茫的气氛;毛词渲染的则是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

D.两词皆是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通过对夕阳下的景物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