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9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某国是世界矿业大国和矿产出口大国,也是中国矿企参与固际矿产合作的重要目标国,2011年该国对华矿产品出口居首位。图甲为该国人口、矿产、河流分布示意图,图乙为该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分析该区域降水量“东多西少”的原因。(3分)
(2)说明该国人口分布特征。‘(2分)
(3)评价该国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4分)


(1)受来自大西洋东南信风的影响;东部位于迎风坡,西部位于背风坡;西岸受寒流影响,减湿作用明显。(3分)
(2)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西多东少(沿海多,内陆少)。(2分)
(3)有利条件:种类多,储量大;矿区离西部沿海港口较近;国际市场广大。(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2分)
不利条件:位于火山地震带,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地处山区,运输不便。(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是南美洲的秘鲁,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该国受来自大西洋东南信风的影响,东部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西部位于背风坡,且西岸受寒流影响,减湿作用明显,降水较少。
(2)读图甲,根据图例分析,该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西部位于沿海平原地区,交通较便利,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人口较多。东部位于内陆山区,对外联系不便,人口较少。
(3)读图,结合材料可知,该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矿区离西部沿海港口较近,便于产品的出口。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资源的开发。该国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地处山区,运输不便。这是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成因,人口分布特征,区域资源开发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6 分)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为内蒙古部分地区含煤地层分布示意图

图乙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图丙为 2009—2013 年内蒙古、山西和全国煤炭产量统计。

(1)描述内蒙古地区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产量的变化特点。(6 分) 
(2)分析说明图乙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6分)
(3)指出图甲中甲地的植被状况,并推测甲地煤炭资源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8分)
(4)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和通辽两城市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火山岛。岛上地貌千姿百态,海明威说:“上帝先创造了毛里求斯,然后创造了天堂,天堂是毛里求斯的复制品。”岛上种植甘蔗、烟草、茶叶,饲养牛、羊,工业以制糖和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材料二 毛里求斯所在区域示意图

毛里求斯西北部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请分析其港口发展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该国人口分布不均和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决定开发亚马孙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地区大量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材料二


(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2)根据水循环原理,由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直接导致乙图中水循环哪个环节(写字母)发生变化,推测将来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如何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B地区气候及其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2)分析C三角洲近年萎缩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据新华社电:我国将于2014年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下图为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处的位置,试说明该卫星发射中心附近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航天发射的影响。
(2)海南文昌是继酒泉、西昌、太原后的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预计在2015年前投入使用,届时将形成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格局。试分析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下左图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右图为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1)判断安哥拉大部分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5分)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图1)”和“某月近地面气压沿50°N纬线的变化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1中基本看到气压带①的全部,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节。请说出判断的理由。(4分)
(2)图1中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        。(填数字)(2分)
(3)分析图2中气压沿50°N纬线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
(4)图2所示时期,我国北方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有                 。(至少写两个)(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关于中国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
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
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6分)
(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其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