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下左图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右图为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1)判断安哥拉大部分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5分)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7分)


(1)高原。(1分)纬度低;海拔高;全年温差小;四季如春。(4分)
(2)①地全年降水明显小于②地。(1分)①地处东南信风带,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且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降水少,6、7、8月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影响此地,几乎无降水。(3分)②地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丰富,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且深居内陆,降水稀少。(3分)

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河流流向判断,该地形特征是海拔高,地表起伏较小,边缘地区起伏较大,应属于高原地形。“春天国度”美誉源于该地气温适中,其原因是纬度低,冬季气温不低;海拔高,夏季气温不高;全年温差小;四季如春。
(2)对比降水柱状图,分析其大小及分布,找出差异;联系影响降水的因素,区分析成因。①地全年降水明显小于②地。其原因是①地处东南信风带,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且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降水少,6、7、8月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影响此地,几乎无降水。②地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丰富,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且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考点:等值线图、气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N市所在区域是我国的红薯主产区之一,红薯是地下块根作物,喜光喜温,怕旱怕涝,种植时需要起垄栽培。图甲示意R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图乙示意N市所在区域红薯的起垄种植。

(1)说出N市降水特征。 (6分)
(2)说明R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6分)
(3)分析N市所在区域种植红薯采用起垄栽培的原因。 (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据悉,这是我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苏、上海等地的眼镜、皮具、模具、机械、纺织、服装等生产企业已经将部分产业转移至该地区生产和加工。下图为黄河金三角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把该示范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上述产业转移至该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9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某国是世界矿业大国和矿产出口大国,也是中国矿企参与固际矿产合作的重要目标国,2011年该国对华矿产品出口居首位。图甲为该国人口、矿产、河流分布示意图,图乙为该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分析该区域降水量“东多西少”的原因。(3分)
(2)说明该国人口分布特征。‘(2分)
(3)评价该国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使“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但城市垃圾使“美丽中国”成为尴尬的场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大,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及其它方式,目前处理能力约占总量的80.3%。
材料二:我国采用垃圾焚烧发电的方法来处理城市垃圾,但遭到有些人反对,有些居民甚至去问责当地城市管理委员会。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采用填埋会在哪些方面影响中国的“美丽”?(4分)
(2)材料二中,垃圾焚烧发电的方法遭到有些人反对,如果你也是持反对意见的居民之一,说明反对的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5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下图为某岛国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统计图。该国面积28.8万平方千米,人口428万,森林覆盖率达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1)描述图中A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7分)
(2)归纳该国乳业发展的优势条件。(5分)
(3)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图为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材料三 意大利大理石资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大理石资国和生产国,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其“卡腊白”大理石为世界著称的优良大理石品种。大理石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
(1)试比较图中东西两侧沿海地形差异及对建港的影响?(8分)
(2)意大利矿产资缺乏,工业主要凭借与西、北欧工业的交往而发展的,试分析图中两侧港口哪侧更具有发展优势并说明原因?(8分)
(3)意大利政府计划对波河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根据材料二,请你为波河流域开发的核心和开发的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4)从板块运动的角度分析意大利境内大理石分布广泛的成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1996~2007年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及均价。

材料三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进行低层次的加工,附加值低。
(1)说明A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8分)
(2)说出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和铁矿石进口贸易的特点。(8分)
(3)判断我国加工工业的特点,并为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地位的状况提出解决措施。(8分)
(4)分析E地所在国向D地所在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类型及给D地所在国带来的影响。(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