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2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

【答案】

1D

2A

【解析】

1

此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图中岩层层理结构明显,应该是沉积岩,AC错误。图中岩层多次出现坡度较大的陡崖,应该是垂直裂隙发育,岩石被侵蚀形成,该地区位于粤北山区,属于湿润地区,风力侵蚀较弱,以流水侵蚀为主,D正确,B错误。故选D。

2

图中岩石为沉积岩,最初形成于低地,形成沉积岩后,受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间歇性的垂直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垂直抬升,A正确。水灵拉张会导致裂谷出现,水平挤压会导致岩层弯曲出现褶皱山脉,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地貌,此地貌景观不是裂谷、褶皱山、火山,BCD错误。故选A。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森林和草原土壤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成土母质B.气候C.地形D.生物

2最可能形成肥沃土壤的环境特征是:( )

A.低温湿润B.高温湿润

C.低温干燥D.高温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迪拜世博会以“沟通思想,创造未来”为主题,将于2020年10月20日至2021年4月10日在阿联酋的迪拜(位置如下图)举行,其目标之一是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至少占展馆能源使用总量的一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迪拜世博会选择在10月20日至次年4月10日举行的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

A.中西方假日多,方便出行

B.温度适宜,气候凉爽

C.白昼时间较长,利于观光

D.降水较多,空气湿润

2迪拜世博会展馆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最主要是

A.石油B.风能C.太阳能D.潮汐能

3迪拜世博会对迪拜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转变城市职能B.加快城市产业升级

C.增加城市核心D.提升城市竞争实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R河是流经南非共和国的最大河流,其主要支流集中在甲点以上河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H点向东到G点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大致是

A.B.

C.D.

2关于G地常见景观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A.梯田层叠B.森林茂密C.牧场广布D.黄沙遍地

3图中甲、乙、丙三地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到丙,河流搬运能力越来越强B.与甲处相比,丙处径流量较小

C.从甲到丙, 水能资源的蕴藏量渐增D.三地的植被覆盖度几乎无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仰光市是该国最大港口和林木加工基地。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盘山公路运输。2014年,缅甸政府颁布削减天然柚木砍伐、限制原木出口条例。下图为缅甸及周边略图。

材料二:柚木多分布在海拔700—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喜光喜湿,适宜生长的绝对温度不低于2℃,生长旺盛期需降雨量1100—3800毫米,忌土壤过湿。

(1)从地形角度分析甲地区有利于柚木生长的自然条件。

(2)乙河流域在冬半年容易出现干旱灾害,试从水循环的角度简述缅甸减少天然柚木砍伐对该气象灾害起到的缓解作用。

(3)说明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公路运输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表为2000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据表1信息,对跨省人口流动状况的正确判断是( )

A.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均衡

B.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

C.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

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

2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发达,出行方便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

C.政府鼓励,政策引导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浙江华东铝业曾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解铝冶炼企业。2017 年 3 月 29 日该企业在关停四年后新增光学薄膜产业,下图为华东铝业发展阶段和生产模式转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华东铝业各发展阶段的正确叙述是

A. 阶段一新安江水电站与华东铝业之间形成空间上联系

B. 阶段一到阶段二华东铝业因技术投入而延长了生产链

C. 阶段二华东铝业因产业集聚而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D. 阶段三华东铝业的转型导致当地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

2导致阶段三华东铝业原技术人员迁移的影响因素是

A. 经济 B. 环境 C. 交通 D. 自然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1)实验组Ⅰ: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2)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3)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下表为各径流小区5月和8月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8月降雨强度多大于5月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2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 )

A.实验组Ⅰ、对照组、实验组Ⅱ

B.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

C.实验组Ⅱ、实验组Ⅰ、对照组

D.实验组Ⅱ、对照组、实验组Ⅰ

3据实验数据推断,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较显著的是( )

①降雨②蒸发③下渗④地下径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下图)。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

(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

(2)简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后中心地位衰落的原因。

(3)描述荆州水运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