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978年,安徽省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户冒险“包产到户”,拉开了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再次聚焦农村土地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到2008年,国际粮价一年内的增长超过50%,引起世界各国关注。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图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M河的名称是________,简要说明M河作为气候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3)应对国际粮价上涨,请你为图示区域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解析:

  (1)水稻种植业(2分) ①地形平坦(2分),北部有淮北平原(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南有沿江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②夏季高温多雨(2分),雨热同期;③土壤肥沃(2分),有长期耕作形成的水稻土;④充足的灌溉水源(2分),淮河和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2)淮河(2分) ①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地;②是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地);③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每点2分,最多4分)

  (3)①保护耕地(2分),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②发展农业科技(2分),提高单产;③兴修水利,防灾减灾(2分);④改变经营方式(2分),变小农经营为集约经营。(每点2分,最多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苏省姜堰市姜淮高考复读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图为“安徽省四个不同年份GDP总值及三大产业构成图。读图,完成题。

图12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B.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D.步入工业化阶段
【小题2】与1978年相比,目前安徽省
A.开放程度更高B.资源输入量更少
C.区域竞争力更强D.环境承载力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姜淮高考复读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安徽省四个不同年份GDP总值及三大产业构成图。读图,完成题。

图12

 

1.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B.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D.步入工业化阶段

2.与1978年相比,目前安徽省

A.开放程度更高                         B.资源输入量更少

C.区域竞争力更强                        D.环境承载力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978年,安徽省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户冒险“包产到户”,拉开了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再次聚焦农村土地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到2008年,国际粮价一年内的增长超过50%,引起世界各国关注。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图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M河的名称是            ,简要说明M河作为气候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3)应对国际粮价上涨,请你为图示区域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接受国家的计划指导,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有的还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农业基本建设。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将会逐步发展成更为完善的集体经济。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四: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根据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30—5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的有利于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的变化。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干到户”与“小私有的个体经济”有何异同?

(6)概括指出材料四的决定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并简述其理由。

材料五: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对这一制度,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7)我国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一次对三农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并作出意义重大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8)试说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单位:百帕),回答(1)、(2)题。

   (1)此时,在中国境内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半岛和大平原分别是:         

                                 ,A锋面将向          方向运动,受其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近期内气温变化趋势是              。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可能出现的旱灾是:              

   (2)B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试说明该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全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十几个社员在严俊昌的带领下,偷偷摸摸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18位社员在那张大纸上摁上了自己的手印。

   (4)材料二中凤阳农民签订的契约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他们的行动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  1954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6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5)材料三中,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的原因是什么?90年代初,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6)从“文革”结束后口粮的不足到凤阳县农民分田到户的契约再到90年代初粮票退出人们日常生活的历程可以看出,我们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材料四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08年5月23日至24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与梅德韦杰夫总统举行会谈。双方重申,发展长期稳定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符合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两国的发展与繁荣,对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五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自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视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各民族“平等、互助、和谐” 的社会氛围,全区各级党政部门紧紧围绕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这个主题,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集中力量办好各族群众共同关心的事情,努力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开创了建设和谐宁夏的新局面。

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7)结合材料四分析中俄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因。

   (8)材料五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