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清)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泠泠:水流声。

【2】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渲染苍凉肃杀的气氛,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为结尾抒情做铺垫。

【2】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

【解析】

【1】这里的景象略同于意境,即先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点明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还要点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该类题目答题的一般套路。所谓作用一般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但估计考生在回答结构方面的作用好像无从下手,这与题目设置不够明确有关。苏轼的《赤壁赋》不属于2012年背诵篇目范围内的文章。

【2】情感的把握是以真正读懂诗歌为前提的,这还涉及到作家作品相关背景知识,尽管高三学生可能读过纳兰性德的作品,但还是知之甚少的,所以只能从文本出发,仔细阅读,并依据中国古典诗歌表情达意的一般方式去仔细解读。考生还是能够读出知音难觅、离乡背井、壮志未酬等基本意思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文后各题。

满江红 钱塘观潮

曾 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注】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之后。灵胥:指伍子胥。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江妃:江上女神。

【1】结合诗句,赏析此词的思想感情。

答:

【2】全词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势,简析其现手法。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

B.(林冲)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C.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

D.(林冲)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 !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咏岩桂

(宋)朱 熹

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

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岩 桂

(宋)曾 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

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

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注】木末,指荷花。篱边,指菊花。

【1】两诗中的岩桂有何共同特点?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简要赏析第一首诗中攀援”“叹息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祖父说着,于是,把手膀子弯曲起来,努力使筋肉在 中显得又有力又年青。

2)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 爷爷死了?

3)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 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

A.局束 假若 俨然

B.局促 难道 居然

C.局促 假若 俨然

D.局束 难道 居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出版社要出版一本《中国近代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在全国开展推荐名人活动,如果你想推荐沈从文,请你在了解他的基础上为其写一段简明的推介词。(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忸怩不安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萌芽。

B.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感,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

C.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在反复地吟咏中,更使诗人的感情凝重隽永,意犹未尽

D.大堰河多么渴望能和她的乳儿、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雨巷》一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B《雨巷》中有两个非常美的意象,一是雨巷,二是丁香。雨巷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

C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D《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诗句的停顿没有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