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区,我国四大地区中黄河未流经的是 地区。

(2)甲工程名称是 ,该工程联系了 流域和黄河流域,形成资源区域互济。

(3)乙为渭河谷地,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太行山脉对其东部华北平原气候的有利影响有

(4)说出黄河上游适合水能开发的原因。

【答案】(1)青藏高寒区;东北地区

(2)南水北调 ;长江

(3)断裂下陷(地堑);流水沉积;夏季,抬升了东南季风;冬季,阻挡了西北季风(冬季风)

(4)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解析】

本题以黄河流域为背景,主要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地貌的成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

(1)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三大自然区的青藏高寒区,我国四大地区中黄河未流经的是东北地区。

(2)读图可知,甲工程名称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该工程联系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形成资源区域互济。

(3)乙谷地是渭河谷地,属于断层构造中的地堑,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然后流水沉积形成今天的渭河谷地。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夏季,东南季风受山脉抬升,使华北平原夏季降水增多;冬季,西北季风受到山脉阻挡,减轻了华北平原的寒冷程度。

(4)黄河最适合梯级开发的河段是内蒙古河口以上河段,即上游河段。主要原因是地势落差大,多峡谷,河流水量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热带草原气候)偏北方向30多公里处,没有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某个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外来骤增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作用下发生反应,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材料二: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中国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受迪拜酋长办公室的邀请和委托,在当地开展耐旱海水稻实验种植,2018年5月实验种植获得成功。

材料三:近年来死海面积急剧萎缩,面临“死海将死”的局面,人们计划修建“红海—死海运河”,引红海水入死海。下图甲亚北非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计划修建的“红海—死海运河”示意图。

材料四:埃塞俄比亚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图丙为埃塞俄比亚人口密度分布图。

(1)玫瑰湖呈粉色时正处于北半球的什么季节(冬或夏),并分析其成因。

(2)指出迪拜开展耐旱海水稻实验种植的优势条件。

(3)说明“红海—死海运河”修建后对死海及其周边地区带来的效益。

(4)指出埃塞俄比亚人口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主要气候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 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 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 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2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 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 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但冬季温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2)海南成为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冬季该岛蔬菜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已跃居世界第一。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汽车基地构成了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请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汽车工业走廊”形成的原因(需列出3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商业区可能性最大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③⑤D.④⑥

2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处可能位于( )

A.市中心B.街道两侧C.主干道交会处D.城市绿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是“亚欧大陆气温等距平线略图”。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中,A、B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若A地(大陆西岸)1月均温是5℃,则最符合B地(大陆东岸)1月均温的是

A. -16℃B. -14℃C. -11℃D. -7℃

2下列关于导致亚欧大陆东西岸气温距平值差异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很高,所以数值较小

B. 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

C. 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数值较小

D. 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数值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

2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 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 受高峻地势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塔卡玛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被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夹峙,被称为世界“旱极”,当地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仅24℃。沙漠靠海岸附近时常会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云雾,当地人称为“卡门却加雾”,这种浓雾永远徘徊在低空,既不能变成降雨落到地面,也很难跨过海拔1000米左右的海岸山脉,进入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智利的研究员从沙漠仙人掌的生存方式获得灵感,发明一种以网捕雾的方法,即在一张大网上布置许多极为细小的网眼,雾穿过网眼时可以凝结成水滴,再通过大网下面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蓄水桶中。

材料二:阿塔卡玛沙漠位置示意图

(1)该地区虽临海却形成纵向狭长的“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请说明原因。

(2)分析沙漠滨海地区多“卡门却加雾”,但难以形成降水的原因。

(3)说明阿塔卡马沿海沙漠村庄采用“以网捕雾”对当地居民的主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年4月6日18时(北京时间)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此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甲地相比,乙地

A. 降水较少B. 气压较高

C. 对流较弱D. 风力较大

2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黄沙漫漫,大气能见度低B. 暴风骤雨,洪涝灾害严重

C. 烈日炎炎,茶树大量枯萎D. 秋高气爽,树叶逐渐凋落

3此时,地球上与丙地处于同一天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是

A. 等于1/4B. 小于1/4C. 大于3/4D. 小于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