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经顺利完成。阅读相关人口信息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材料二:“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表

【小题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
【小题2】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小题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出地和流入地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请分别说明对流出地和流入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小题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存在    问题。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这一问题比城市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请给出解决中西部地区该问题的合理建议                    
【小题5】根据材料二提供的相关数据,在表的右上方三角坐标图上用圆点(· )标出我国当前人口年龄结构在图上所处的位置。


【小题1】人口流动规模大(或流动人口数量多)(1分)
流动人口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或呈现就近流动趋势)(2分)
【小题1】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或: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一般比较优越等)(2点2分)
【小题1】对流出地: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当地的经济(生活)水平;促进了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了当地的人口素质。(2点2分)
对流如地: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或: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等)(2点2分)
【小题1】老龄化(1分) 中西部地区大量劳动适龄人口流入东部城市创业或打工,导致当地人口年龄结构失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1分)
合理措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服务体系,使老年人口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或:在当地承接沿海地区的相关转移出来的产业,解决剩余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等)(1分,合理即给分)
【小题1】见下图(1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底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 我国不同年份普查人口数量(单位:亿)与不同年份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单位:‰)变化组合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二  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l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l00.00);不同年龄段构成变化见上右图(单位:%)。

材料三2010年与2000年人口接受教育水平差异比较表(以10万人为单位)

  项目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2000

  35 701

  33 961

  14 032

  3 611

  2010

  26 779

  38 788

  11 146

  8 930

(1)上述人口普查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人口数量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的主要问题是                 ;人口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得益于               ;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在于                             。(3分)

 (3)从上述人口的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有哪些?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河北省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文科)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的数据变化表,回答2题。

 

人口总数

(亿)

城市化

(%)

性别比

1-14岁人口比重(%)

≥60岁人口比重(%)

文盲率

(%)

流动人口

(万)

第五次

12.658

36.22

106.74

22.89

10.33

6.72

14440

第六次

13.397

49.68

105.20

16.60

13.26

4.08

26139

1.从表中可以得出,在各类的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大的是

A.城市人口               B.女性人口            C.老龄人口            D.流动人口

2.下列关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

A.男性人口数量在减少             B.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

C.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             D.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还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以下是相关的主要数据。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全国第一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一直递增而且增幅越来越大 

B.人口总数一直递增但增幅一次比一次小        

C.每次人口总数比前次有增加,但增幅从第三次后明显减缓 

D.每次人口总数比前次虽有增加,但增幅从第三次后呈下降趋势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出我国最严重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城镇化太快                           D.人口性别严重失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这次普查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总人口数约为13.7亿           ②我国的总人口数约为13.4亿

③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④年平均增长率为1.27%

⑤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2

⑥各少数民族人口占8.49%               ⑦城市化比重69.68%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⑦

C.①③⑤⑥⑦        D. ①④⑤⑥

2.图中①点表示2000年我国的年龄构成,则能反应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点是:

A.②     B.③      C.④     D.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经顺利完成。阅读相关人口信息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材料二:“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表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

2.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出地和流入地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请分别说明对流出地和流入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存在    问题。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这一问题比城市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请给出解决中西部地区该问题的合理建议                    

5.根据材料二提供的相关数据,在表的右上方三角坐标图上用圆点(· )标出我国当前人口年龄结构在图上所处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