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A. 人口数量增多 B. 气候变化

C. 森林破坏 D. 围湖造田

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综合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C. 整体性特征 D. 差异性特征

【答案】

1C

2C

【解析】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的变化,能够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径流量就业率增大、水旱灾害增多等问题,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C对。人口数量增多不能导致水旱灾害增多,A错。气候变化不会导致径流量变率增大,B错。围湖造田不是土壤肥力下降原因,D错。

2上图中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C对。图示突出的是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不是体现区域性特征、综合性特征,A、B错。 差异性特征体现区域间的不同点,D错。

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的变化,能够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径流量就业率增大、水旱灾害增多等问题,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图中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面积约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常年盛行东南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但并没有形成显著的风力地貌。下图中左图为拉斯曼丘陵的位置示意图,左上图为丘陵局部地区景观图,右图为拉斯曼丘陵地区各月和每小时的强风频率分布图(南极中山站数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拉斯曼丘陵地区强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春季至夏季频率变大,夏季至秋季频率变小

B. 春季至夏季频率变小,夏季至秋季频率变大

C. 夏季强风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D. 冬季和春季7~12时常出现强风

2拉斯曼丘陵地区常年风力强劲,风力地貌却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 )

①冰川侵蚀了风力地貌 ②风力变率大 ③地表碎屑物少 ④地表被积雪覆盖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路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或等于22℃时的第一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A. 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推迟 B. 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推迟

C. 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推迟 D. 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推迟

2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是

A. 纬度与大气环流 B. 地形与大气环流

C. 纬度与地形 D. 海陆位置与地形

3图中所示区域的寻秋路线数码代号与景观描述正确的

A. 路线①苹果园里硕果累,梯田层层稻花香

B. 路线②草原茫茫牧牛羊,山歌阵阵采茶忙

C. 路线③黄沙漫漫响驼铃,翠竹青青有人家

D. 路线④白雪皑皑入云霄,金色胡杨游人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尔喀什湖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内流湖。该湖西半部湖水的平均含盐量为1.48‰,东半部平均含盐量高达10.4‰。湖泊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炼铜工业发达,且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重要城市有铁路连接。

材料二 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周边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说明巴尔喀什湖东西两侧盐度存在差异的原因。

(2)分析乙地地表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

(3)分析甲河河口地貌的形成过程。

(4)有人提议在巴尔喀什湖北岸大力发展炼铜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由高强度帆布做强力骨架锚固在基础底板上,形成密封袋型,通过充/放水(气)进行蓄/泄洪。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沪河是灞河的一级支流,自南向北汇入灞河后又继续向北注入渭河。在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的浐灞生态区内,浐河和灞河上修建了多座橡胶坝。下图示意灞河、浐河西安市区河段橡胶坝完工后的地下水位(单位:米)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A. 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B. 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C. 灞河A#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D. 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2在泸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的影响是

A. 水质明显提高,周边绿地面积扩大B. 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

C. 沉积物减少,河流清淤工作减少D. 地下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少

3灞河流域正常雨季时段

A. 西安市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B. 悉尼日出东南,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且逐渐变慢D. 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北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为灌木或小乔木,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阴,生长最适温度为20- 25℃。茶叶四季可采,但只有在特定时间段采摘的茶叶才最为珍贵,如中国南方茶区以清明(4月初)前后采摘的茶叶为最佳。

英联邦国家马拉维,经济较为落后,是非洲第二大产茶国。马拉维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布兰太尔周围地区。近年来该国茶业产量均超过4000万千克,98%供出口,主要出口到英国等国家。随着中非联系日益密切,中国部分企业开始到马拉维种植加工茶叶。下图示意马拉维茶区位置和布兰太尔气候资料。

(1)推测布兰太尔周围地区采摘最佳茶叶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2)简析英国人量进口马拉维茶叶的原因。

(3)简述中国企业到马拉维种植加工茶叶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4)如果你是茶叶商,你是否愿意到马拉维经营茶产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河流阶地是指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读我国长江某河段河流阶地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阶地最后形成的是()

A. T1

B. T2

C. T3

D. T4

2图中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地壳间歇性下降 流水侵蚀B. 地壳间歇性抬升 流水侵蚀

C. 地壳间歇性下降 流水沉积D. 地壳间歇性抬升 流水沉积

3T2 阶地斜坡形成过程中地壳()

A. 反复升降

B. 持续下降

C. 持续上升

D. 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 乙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 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

D. 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2下列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B.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 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下右图或公路涵洞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水运 C铁路交通 D气候

【2】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A防城市内涝 B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C阻止行人穿行 D夯实地基,防止地面沉降

【3】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65%的路段建有防护墙、地上璲道等防护工程,其主要作用是

A防雨 B防冻土 C防风沙 D防滑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