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两首诗分别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共同点那就是无理而妙”(看似无理却自是妙语)。请分别指出两首诗中无理而妙的诗句并作简要赏析。

【答案】(1)《春思》表现了思妇对远在燕地戍边的夫君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对爱情的忠贞。《春怨》表现了思妇对远征辽西丈夫的思念之情。(2李白《春思》中的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两句写思妇怪不相识的春风跑到自己的罗帐里来并斥责春风虽无理却巧妙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金昌绪《春怨》中的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两句表面上看思妇打鸟是因为鸟惊扰了她的梦让她无法梦到丈夫但从本质上来说能否梦到丈夫与鸟并无关系。看似无理却巧妙地写出了思妇对丈夫的强烈思念。

【解析】(1)回答古典诗歌情感类题目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把握抒情主人公或诗歌描写的对象二是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所体现的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李白的诗歌抒情主人公是闺中少妇”“”“等词表明少妇思念的对象是在燕地戍边的丈夫。金昌绪的诗歌抒情主人公也是闺中少妇其中”“辽西等表明少妇思念的对象也是戍边的丈夫。但是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李白诗除了表现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外何事入罗帏分析还体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2两首诗中都有对大自然的无理责怪《春思》中是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怨》中是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大自然的景物不会因为抒情主人公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看似无理的责怪却恰恰体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某种情绪、情感等。题干说这种写法是无理而妙这就要求答案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哪些诗句无理是如何无理的二是这些诗句是如何即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急躁 水蒸气 真知灼见 浮想联翩

B.妨碍 度假村 桀骜不驯 攻城掠地

C.寥廓 邻界点 一笔勾销 贸然从事

D.磋商 雷阵雨 惹是生非 忧柔寡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汩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下列各句补充完整。

(1)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3)_____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

(4)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夏日绝句》

(5)宜将剩勇追穷寇,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was John that I met in the park yesterday.

A. What

B. That

C. Who

D. I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2)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_______前往的。

(3)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_______至于泣下。

(4)真的猛士,将更_______而前行。

A欣然 奋然 毅然 黯然 B毅然 奋然 欣然 黯然

C毅然 欣然 黯然 奋然 D欣然 毅然 黯然 奋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盲目地跟随当下 读书无用论,我们就无法突破社会底层的天花板,短视、功利的读书无用论只会带来单一化宿命。

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对人们产生了 的影响,由此衍生出了很多谚语、歌谣、诗文,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民间文化。

在南海问题上,作为域外国家,日方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停止对中国_____,更不要总是跟在某些国家后面做不利于维护地区稳定的事情。

A.满城风雨 潜移默化 议论纷纷

B.甚嚣尘上 潜移默化 指手画脚

C.满城风雨 耳濡目染 指手画脚

D.甚嚣尘上 耳濡目染 议论纷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三只虫草

阿 来

海拔三千三百米。寄宿小学校的钟声响了。桑吉从浅丘的顶部回望钟声响起的地方,那两层的曲尺形楼房是他刚刚离开的学校。

这是五月初始的日子,空气湿润起来。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鼻子里只有冰冻的味道、风中尘土的味道,现在充满了他鼻腔的则是冰雪消融的味道,冻土苏醒的味道,青草发芽的味道。这是高海拔地区迟来的春天的味道。

第三遍钟声响起来了,这是正式上课的铃声。现在,点名该点到他了。今天是星期三,第一节是数学课,那么点名的就该是娜姆老师。娜姆老师用她甜美的、听上去总是有些羞怯的声音念出了他的名字:桑吉。没有回答。娜姆老师提高了声音:桑吉!桑吉似乎听到同学们笑起来。娜姆老师又念了一遍:桑吉!

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

此时,桑吉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春天里,淡青色的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

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一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听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老师,桑吉逃学了。

老师不相信。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老师说:他是不是病了?

⑧“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

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作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父亲和母亲都怨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

桑吉说:今年虫草假的时候,我要挣两千元。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

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所以,他就在这个早上,在上学的钟声响起之前,跑出了学校。

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振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后一样,嗡嗡作响。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

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

(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1】文章画线语句描写很精彩,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公桑吉形象非常突出,请概括其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了桑吉逃学而去挖虫草的故事,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