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离北京较近。通过多年生态修复建设,库布齐沙漠面积的三分之一变成了绿洲,已带动沙区10多万人脱贫。

(1)推断从库布齐沙漠到北京的自然环境变化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判断依据。

(2)库布齐沙漠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折。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析“绿进沙退”可能给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变化。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简析库布齐沙漠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积极意义。

(4)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试对库布齐沙漠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依据:从库布奇沙漠到北京,沿海越来越近,降水量在逐渐增多,自然景观也会由沙漠演替为森林。

(2)随着植被增加,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量加大,沙尘天气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肥力加大;河流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强。(气候、土壤、河流、生物等自然因素,任答三个角度)

(3)从当地自然环境出发,种植沙柳、苜蓿、甘草等经济作物,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防风固沙,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和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医药、电力等产业,较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类型多样,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任答两点);有利于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4)地处半干旱地区,注意发展节水农业;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沙漠等自然风光以及周边市场,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距离北京近,可以利用北京的科学技术和资金优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恶化;因地制宜的发展第一、二、三产业,使得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任答两点)

【解析】

本题以库布齐沙漠为背景,考查库布齐沙漠自然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从库布齐沙漠到北京的自然环境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依据是从库布奇沙漠到北京,距海越来越近,接受海洋水汽越来越多,降水量在逐渐增多,自然景观也由库布奇的沙漠景观演替为北京的森林景观。

2)“绿进沙退”可能给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变化主要从气候、土壤、河流、生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库布齐沙漠“绿进沙退”,沙漠不断退缩,植被增加。随着植被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量加大,沙尘天气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大,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壤肥力加大;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强。

3)库布齐沙漠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产生的的积极意义为:从当地自然环境出发,种植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的沙柳、苜蓿、甘草等经济作物,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防风固沙,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和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医药、电力等产业,较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了经济效益;产业类型多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可以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从而走向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道路。

4)读图可知,库布齐沙漠降水介于200mm400mm之间,属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不足,应注意发展节水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沙漠等自然风光以及周边的旅游市场,发展特色旅游等第三产业;距离北京近,可以利用靠近北京的优势,借助北京的科学技术和资金优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恶化;因地制宜的发展第一、二、三产业,使得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西南的荣塘村是著名的火山石村。石垒的篱笆,石铺的街道,石筑的堂屋,石瓦片搭成人字形屋顶,屋檐下摆着整齐的水缸,这里流传着“不嫁金、不嫁银,数数檐前缸多就成亲”的民谣。

请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缸整齐的摆放在屋檐下的原因是

A.既美观又节省空间B.斜坡屋顶利于汇水

C.火灾出现方便取水D.石屋不稳支撑墙体

2形成“不嫁金,不嫁银,数数谁家檐前缸多就成亲。”民俗的原因可能是

A.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B.金银等矿产资源丰富

C.岩石透水性强,下渗较多D.水缸材质特殊,价格不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托什干河流域位于天山西南侧,是塔里木河的上游源区之一,海拔介于1841-5575m,海拔4000m以上地区主要被冰雪覆盖。下图示意2011年4月23 25日托什干河下游甲水文站流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主要水汽来源是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

22011年4月23 25日,托什干河甲水文站流量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上游

A.降水量增加B.日均气温上升

C.受低压控制D.水库开闸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我国正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如图是天然地表与城市地表水循环环节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天然地表相比,城市地表

A.蒸发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加C.地下径流量增加D.下渗量增加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增加下渗B.减少蒸发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

3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区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多形成于_______(位置),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

(2)丁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形成于_______(位置),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

(3)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填出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4)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_______环节水量明显增多,跨流域调水所影响的是_______环节。(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A. 人口数量增多 B. 气候变化

C. 森林破坏 D. 围湖造田

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综合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C. 整体性特征 D. 差异性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理想大陆和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影响赤道沿线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D.海拔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冰冻气泡由湖底植物腐烂后释放的甲烷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冻结形成。加拿大落基山脉中的亚伯拉罕湖(52°N)冬季“冰泡”景观异常惊艳,吸引众多游客。下图为该湖“冰泡”景观。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亚伯拉罕湖“冰泡”形成必备条件的是

A.冬季多大风

B.冬季气温低

C.降温速度快

D.湖底多水草

2人们能直接观察到“冰泡”景观主要得益于

A.人烟稀少,人类破坏小B.湖水较浅,透明度高

C.湖底气体丰富,气泡数量多D.风力强盛,吹散湖面积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03%。结合江西省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水旱灾害加剧 B. 湖泊淤积

C. 土壤盐碱化加重 D. 河床抬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