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首次提到了“收缩型城市”,城市收缩主要表现为人口流失、产业衰退、城市空间不断闲置等。中国26.71%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其中,东北地区的收缩较为严重。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许多城市都是“资源型城市”。图为我国收缩型城市分布图。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收缩型城市”主要分布在

A.暖温带B.季风区C.第二级阶梯D.湿润区

2我国东北地区的城市收缩类型大多属于

A.AB.BC.CD.D

3针对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现象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B.建立卫星城C.增加劳动就业岗位D.大量开发商品性住房

【答案】

1B

2B

3A

【解析】

1据图可知,中国“收缩型城市”在东部分布的密度大、数量多,所以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故B正确。图中明显看出分布不是局限在暖温带,故A错。主要分布在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故C错。除了湿润区,在半湿润半、干旱区都有分布,故D错。故选B。

2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许多城市都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传统产业衰退,逐渐导致人口外迁,人口流失,图二符合东北工业城市的收缩现象,故B正确。而A图反映的是小城市的人口向大城市迁移,是城市化的表现。C图反映的是为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分散大城市职能,人口迁往卫星城。D图反映的是制度失败的地区的人口迁往制度成功地区,都不符合东北工业城市的收缩情况。故ACD错,答案为B。

3东北地区部分城市收缩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所以应当优化产业结构,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合理规划和改造,闲置的厂房及废弃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故A正确。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出现,并不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的,所以不应当采用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的方法,故B错。不能单纯利用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城市收缩问题,应该是通过城市转型和升级来增加就业,改善城市收缩现象,故C错。城市收缩说明人口外迁,住房需求减少,大量开发商品性住房,可能会造成商品房积压、闲置,房价下跌,故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相关资料显示,自2008年以来法国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已突破两个,成为欧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法国的人口增长处在图中的第________阶段,遇到的问题是(  )

A. Ⅳ 人口急剧膨胀 B. Ⅳ 人口老龄化

C. Ⅱ 人口增长停滞 D. Ⅲ 人口平均寿命低

2法国生育率提高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 解决了法国劳动力短缺问题 B. 缓解就业压力

C. 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D. 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地域文化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地域文化区的分布体现了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图中东北黑土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和新疆荒漠---绿洲文化的分布体现了( )

A.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方性分异规律

2】下列对各地域文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黄土高原文化区麻辣火锅

B. 华北平原文化区--干栏式竹楼

C. 华南妈祖文化区--崇拜海神

D. 青藏高原文化区秦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原来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多年来定西人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地区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请将下列农业立体开发的项目,与图中适当数码对应(用字母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修筑梯田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草 D.发展大棚农业

(3)简析定西农业立体开发模式所带来的显著效益(从生态经济两方面答)

(4)如今当地农民的生活能源相当一部分来自人工沼气,发展人工沼气有何好处?(至少答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武汉四环线位于绕城高速和三环线之间,沿途经6个新城区和沌口、东湖、临空港三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全长约143公里,绝大部分为新建高架道路,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四环线工程对巩固提升武汉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四环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建设成本B.增加连接区域

C.节约土地面积D.提高通行效率

2四环线东南角一段与外环线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质条件B.生态环境

C.工程投资D.施工难度

3武汉四环的全线通车将会()

A.加快工业向新城区聚集B.扩大武汉城市范围

C.改善沿线环境质量D.加大城市运输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甘肃省区域地图及敦煌、陇南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文资料,简述陇南的降水量特征。

(2)比较陇南和敦煌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l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沙漠冬季存在稳定积雪的影响因素有

①植被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水文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2关于该沙漠积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 增强地面反射,增加大气温度

C. 冬季绿洲区空地雪面蒸发量大于沙漠区D. 一年中积雪期土壤含水量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上海市在1911年、1949年和1990年三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平面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上海市气候特征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终年皆夏B.夏季炎热干旱

C.冬季寒冷干燥D.冬季温和少雨

2下列关于上海市自然区位条件的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上海市地处长江的入海口处,水运发达

B.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

C.上海市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D.上海市是在我国建国后由政府规划设计建设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