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C.交通发展D.荒漠扩张

【答案】

1B

2D

【解析】

1图示为我国塔里木盆地,以干旱的荒漠地区为主,“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反映气候寒冷,与图示地区不符,故A项错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反映风力作用强劲,故符合西北沙漠地区的描述,故B项正确。“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反映南方湿润地区,与图示地区不符,故C项错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述我国南方的春色,与图示地区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B

2据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新疆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口聚落及交通线路均分布于沙漠边缘。人类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沙漠化面积进一步扩大,使得大部分聚落向较高的地区转移,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5月6日和5月7日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两天各地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九州岛受高压影响,一直晴天B.台北在低压槽,出现阴雨

C.上海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燥D.首尔气温高于上海,气压低于上海

2北京风向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为

A.西北风变为西南风,变暖B.东南风变为东北风,降温

C.东南风变为西北风,变冷D.西北风变为东南风,变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某气压系统发展过程示意图,T1、T2为该气压系统发展的不同时段,图中P1、P2、P3、P4为海平面处的等压线,且两图比例尺相同。

读图,回答下题。

若P1>P2>P3>P4则该气压系统

A.T1时段的风力大于T2时段B.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

C.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阴雨天气D.发展过程与台风的形成过程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海拔一般不高,大多在300~400米之间,常常表现为山峰四面陡崖,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和悬崖围闭的沟谷,山块悬崖的相对高度大多不超过200米。在其独特的地貌影响下,形成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图____为丹霞地貌区植被分异模式及某山块植被景观图。

1)描述山块植被的分异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山块顶部与缓坡沟谷植被差异的成因。

3)分析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分布在Q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Q线上地理差异较小的是( )

A. 地域文化B. 海拔高低

C. 纬度高低D. 温差大小

2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地湖泊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

B. ②地处山区,城市形态为放射状

C. ③垂直带谱与地中海沿岸的阿尔卑斯山相似

D. ④地周边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见下图)四周高山环抱,湖滨地带分布有大量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青海湖西岸和北岸多分布着以布哈河为代表的几条大河形成河口三角洲沉积物。青海湖区大风日数较多,全年多在西北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受气温和风力影响,青海湖水温垂直分层现象随季节而变化。沙岛位于湖东部,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后来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青海湖流域内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1)分析形成青海湖湖滨地带沙丘的沙源。

(2)青海湖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的差异,夏季大于秋季,试分析其原因。

(3)分析青海湖东部沙丘冬春季沙尘堆积较多的原因。

(4)简述青海湖东部沙岛湖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 km,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单选题。

1东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海啸 B. 赤潮

C. 潮汐 D. 寒潮

2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  )

A. 集装箱卡车 B. 公交大客车

C. 水产冷藏车 D. 旅游大巴车

3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 m,其目的是(  )

A. 降低施工成本 B. 缓和海浪冲击

C. 减轻台风影响 D. 保证通航顺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黑土以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也是很难再生的自然资源。经过近百年的开垦,耕作层的有机质流失严重,按现在的耕作强度和方式,黑土耕作层再过几十年就有流失殆尽、成为不毛之地的危险。

材料二:东北地区地形图

材料三:黑龙江和浙江人均耕地面积及粮食平均单产(2017年)

黑龙江

浙江

人均耕地面积(亩/人)

4.50

0.40

单位面积粮食产量(kg/亩)

340

395

(1)针对东北黑土地肥力下降的状况,简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分析黑龙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浙江的主要原因。

(3)计算黑龙江和浙江两省2017年的人均粮食产量(计算结果均保留为整数),依据计算结果分析说明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钓鱼这项高推古朴的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大地上纵横交错的河流、星岁棋布的湖泊、穿山越谷的澳流为无数钓鱼爱好者陶醉于这项活动提供了自然钓场。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是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的钓点选择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水质优劣B.水温高低C.水底地形D.水位涨落

2“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可见夏钓最佳钓时是早晨和傍晚。夏日傍晚,某钓鱼爱好者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位最可能位于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