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长江三峡和阿斯旺工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3一19

材料二    长江三峡和阿斯旺工程比较

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坝址水文条件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4510

820

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1.2

1.6

年输沙量(亿吨)

5.3

1.34

库区水量损失

库面蒸发损失很小,出水库水量仍约4510亿立方米

年蒸发损失约100亿立方米,加之用水量增加,出水库年水量减为570亿立方米

入海水量(亿立方米)

建成前

近10000

330

建成后

近10000

18~60

出库泥沙

建库初十年,每年约有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200万吨~5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积在水库里

(l)在图中用“//”标出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从图中看该工程位于长江____游。

(2)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流经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

①气候条件:三峡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斯旺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文条件:三峡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斯旺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斯旺工程建成以后,导致海岸线退缩,请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4)三峡工程在解决库区泥沙淤积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三峡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2006年川渝大旱——水库蓄水改变区域小气候

B.物种减少一一水库蓄水淹没部分低洼地区

C.植被严重破坏——移民安置开垦耕地

D.土地盆碱化——大坝以下地下水位下降

(1)略           上

(2)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雨水补给量大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雨水补给少

②支流多,水系庞大,汇集水量多           支流少,汇入干流的径流量少

(3)阿斯旺大坝建成以后,大量泥沙在库区沉积,入海的泥沙量和水量都大为减少,导致海浪侵蚀作用增强,海岸线退缩。

(4)蓄清排浑        (5)B


解析:

本题所给信息量较大,需要我们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河流流域开发条件及开发效果进行评价,综合性较强。从题目图表可得到以下重要信息:①三峡工程和阿斯旺工程都是世界级的大型水利工程,但两者所处的位置不同,即自然背景不同。三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这种条件下,降水丰富,植被较完整,土壤被流水侵蚀的少,水中含沙量小;阿斯旺地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本区降水少,且蒸发量大,流域内荒漠化严重,含沙量较大,故两者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不同。②分析产生的影响或后果:三峡工程虽然建成,但由于入海径流量几乎没有改变,泥沙的输出量变化不很大,对长江口的盐度、泥沙沉积等影响不大;而阿斯旺水库的建成,由于径流量的明显减少,因此泥沙在库区易淤积,河口盐度会增加,导致水域环境的变化,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2006年川渝大旱与水库蓄水无关,水库蓄水可以调节小气候,降低干旱程度;有计划地安置部分移民,不会带来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地盐碱化是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的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50年来,该流域治理开发取得了巨大成绩,流域内陆续建成了多个大型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可获得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材料二   阿斯旺工程和三峡工程对比图

(1)长江流域内的三峡工程于2009年全面竣工,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请从地质、水文、工程建设方面分析说明三峡大坝选址在三斗坪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对比阿斯旺大坝与三峡大坝建成后,不利影响分别体现在大坝的上游还是下游?并分别阐述不利的影响有哪些?

(3)试从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