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是

A. 气候 B. 土壤 C. 地貌 D. 城市

【答案】D

【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环境自身形成。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城市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形成,故D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产业构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 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 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 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2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

A. 北方的退耕还草

B. 湖区的混合放养

C. 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

(3)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下图为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由图可知,以下关于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夏季多于冬季

B. 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冬季多于夏季

C. 三个地区霾日数夏季差异最大

D. 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2】【2由图可知,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 春季降水最多,霾日数少 B. 夏季多大风,霾日数最多

C. 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最少 D. 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三工作组报告宣讲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报告指出:如不采取行动,全球变暖将超过4 ℃,如积极行动,仍有可能实现2 ℃升温目标。要实现在本世纪末2 ℃升温的目标,需要能源供应部门进行重大变革,并及早实施全球长期减排的路径。他建议,加强风险管理,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要从国家层次上重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材料二 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 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4月4日,我国商务部网站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下图为2008—2012年我国从不同国家进口大豆的数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从图示三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呈现交替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多元化的进口渠道 B.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差异

C. 市场需求周期变化 D. 出口国调控大豆出口量

2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榨油原料。我国正逐渐成为全球植物油加工厂,其主要原因是

A. 国外的转基因原料不安全 B. 我国食品生产标准高

C. 我国现代化压榨技术水平提高 D. 榨油原料种植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材料二: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下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

材料三: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发量1000~2000毫米,无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1934~1970年),年内变化与降水相似。6~10月为汛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其中7、8、9月大汛期间的径流占全年的60%~70%。年平均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而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660立方米每秒(1954年),调查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1898年)。

材料四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渭河水浑”的人为原因。

(2)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

(3)读材料一、二、三,概括渭河平原的农业特点并分析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4)根据材料四,分析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材料二 甘肃中药材(大多为木、草本植物)种类多、质量好,驰名中外,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四大优势区域(下图),种植中药材成为甘肃许多地区生态退耕的首选。

材料三 下图为甘肃省中药材和中成药在全国的占比图。(中药材加工后利润大幅增长)。

(1)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2)甘肃中药材的分布特点是______,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甘肃中药材种类多的原因。

(3)根据图,分析甘肃省中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4)分析甘肃发展中药产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