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国所在区域年平均降水量(mm)等值线图

(1)描述甲国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2)橄榄油是甲国重要出口产品,简析甲国油橄榄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海运业是甲国重要的经济支柱,试简析该国海运发达的原因。(8分)

(1)自西北向东南减少。(2分) 自西向东西风势力逐渐减弱降水减少;(2分)自北向南西风影响时间渐短降水减少。(2分)
(2)地中海气候,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有利于作物生长;(2分)冬季温和湿润,有利于油橄榄越冬(2分);以低山丘陵为主,有利于油橄榄生长。(2分)
(3)地理位置优越,扼守地中海、黑海航线要冲;半岛国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临近西欧,腹地广阔且与欧洲各国有便利的陆上交通联系;临近西亚、北非重要原料和能源输出地;对外贸易和航海历史悠久,技术先进。(任答四点得8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设计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鸿系列) 人教版 题型:069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 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

(1)根据上述材料及图,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

(3)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 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

(4)下图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下图回答:

a为________山脉,b为________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________。

(5)下图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判断: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________图,因为________。

青藏铁路全长1 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寒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6)青藏铁路的建设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活动,体现了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基本实践活动的关系。

(7)运用经济常识,分析青藏铁路将如何推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2),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分析图1,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9分)
(2)依据材料和图2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湖南省株洲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2),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分析图1,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9分)

(2)依据材料和图2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高三模拟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国所在区域年平均降水量(mm)等值线图

(1)描述甲国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2)橄榄油是甲国重要出口产品,简析甲国油橄榄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海运业是甲国重要的经济支柱,试简析该国海运发达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