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5.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太阳辐射,F地面辐射,I大气逆辐射.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大气的削弱作用.图中I的作用是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
(4)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小(大或小).

分析 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解答 解:(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A为太阳辐射、F为地面辐射、I为大气逆辐射.
(2)读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D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大气的削弱作用;I为大气逆辐射,图中I的作用是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
(4)如果夜晚多云,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小.
故答案为:(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大气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
(4)小.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对(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Q地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①增长速度仍居高不下
②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放慢
③每年人口增长数量仍很大
④人口增长速度地区差异较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若一艘从上海驶往旧金山的船于8月21日10时(区时)起,经过1时40分越过了180°经线,则此时它所在地点的区时是(  )
A.8月20日8时20分B.8月20时11时40分C.8月21日11时40分D.8月22日11时4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对于图中四点的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千米B.①地位于②地的西南方向
C.②地到③地的最短航向是西南→西北D.四地中距离最近的是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消弱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换
B.“三峡”的水能资源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水体的势能
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
D.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