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对于图中四点的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千米B.①地位于②地的西南方向
C.②地到③地的最短航向是西南→西北D.四地中距离最近的是②③

分析 ①点地理坐标为(30°N,30°E),②点地理坐标为(30°S,30°W),③点地理坐标为(30°N,30°W),④点地理坐标为(30°N,30°E).

解答 解:①位于30°E,30°N,③位于30°W,30°N,①③两地的纬度相同,经度相差约为60°×111=6660千米;②位于30°W,30°S,①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②③两地在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变化,纬度相差60°,不是最近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经纬网的相关知识,获取图中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最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生产力水平B.社会福利C.文化观念D.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自然灾害与防治】
如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温州(约28°N)某开阔平地上,正南方向有高为H的楼房,某开发商计划在该楼正北方向上再建新楼(北楼,如图所示).为使北楼底层全年正午时刻都能获得阳光,则两楼之间的楼间距应满足的条件是(  )
A.L≥H∕tan(90°-28°-23°26′)B.L≤H∕tan(90°-28°-23°26′)
C.L≥H×tan(90°-28°-23°26′)D.L≥H×tan(90°-28°+23°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太阳辐射,F地面辐射,I大气逆辐射.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大气的削弱作用.图中I的作用是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
(4)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小(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吉林高于河北B.山西高于河南C.青海高于甘肃D.安徽高于福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北京B.沈阳C.哈尔滨D.悉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农业技术因素包括(  )①劳动力②技术装备③生产技术④气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