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根据表1资料,回答1~3题。

表1  97°W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海拔(m)

<640

640~1800

1800~3420

3420~4100

4100~5700

平均温(℃)

28~24

24~18

18~12

12~6

<6

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1.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①—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 B.②—高山针叶林带—玉米

  C.③—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  D.④—高山草地带—小麦

2.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1.A 2.A  3.B

 

根据信息可此山脉为南美洲西部赤道地区的山脉,其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高山针阔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第1题,通过以上分析分析可看出:B、C项位置与自然带不对应,不符合题意。D项由于其平均气温低,已不适应小麦的生长和成熟,A项中①地气温和海拔适宜,降水较丰富,适合水稻种植;第2题,由于热带雨林带地势较低,湿热的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②③④各地带海拔太高,交通不便,不适宜人类居住,①地从气候、海拔、农业等因素看比较优越,所以最适合人类聚居;第3题,由于该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是不对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都可从海洋上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提供了水热条件。该山脉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该山地的河流东部可以源远流长,西部则短小水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表1资料,回答1~3题。

表1    97°W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海拔(m)

<640

640~1800

1800~3420

3420~4100

4100~5700

平均温(℃)

28~24

24~18

18~12

12~6

<6

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①—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  B.②—高山针叶林带—玉米

 C.③—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  D.④—高山草地带—小麦

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表1资料,回答下面试题。

表1  西安市南郊1996年——2006年土地用途变化数据(单位hm2

下列有关西安市南郊土地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A.道路交通条件无明显改善      

B.公共设施用地增长幅度最大

C.郊区农耕地面积减少较小              

D.约20%非城市用地转为城建用地

有关西安市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郊区城市化,城区扩展

C.城市化速度发展缓慢                 D.南郊形成了工业卫星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据表1资料,回答1~3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根据图表资料,四个省区中,水资源总量最丰富是四川省,耕地面积和木材总蓄积量都较大的是黑龙江省,江苏和陕西省比较,江苏省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悉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天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表1资料,回答问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1.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