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6868  76876  76882  76886  76892  76894  76898  76904  76906  76912  76918  76922  76924  76928  76934  76936  76942  76946  76948  76952  76954  76958  76960  76962  76963  76964  76966  76967  76968  76970  76972  76976  76978  76982  76984  76988  76994  76996  77002  77006  77008  77012  77018  77024  77026  77032  77036  77038  77044  77048  77054  77062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和对资本家的刻骨铭心的仇恨。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那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以此揭示出那个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与衣服破烂的包身工形成鲜明对比。

C文中对包身工制度的由来、性质作了说明,融进了作者的强烈感情,惟妙惟肖地勾画了带工老板的丑恶嘴脸:阴险毒辣、口蜜腹剑。本文如实记录了“包身契”血淋淋的吃人内容,使人们看清包身工制度的残酷。

D本文着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坚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来黎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_____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着、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

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

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

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A.④⑤③①②⑥ B.②⑥①④⑤③

C.④①⑤②⑥③ D.②④①③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美国一个阵容强大的电影制作班底正在拍摄以南京大屠杀为内容的影片,并准备于明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正式公映。这个消息让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深感不安。日本《产经新闻》11月26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美国拍摄反日电影》的文章,对这部影片将对日本国际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国人第一次制作南京大屠杀的影片,近来有一部名为《南京梦魇》的纪录片在美国各地热映50多场,反响强烈,该片也正在制作日语版本,准备明年推向世界。

南京大屠杀一直是日本右翼刻意回避甚至否认的历史事件,但现在的情况表明,国际上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和讨论将使这些日本右翼越来越难堪。

《华盛顿邮报》这样描述著名制片人泰德·莱恩塞斯决定拍摄南京大屠杀影片的过程:两年前,泰德·莱恩塞斯坐着他的游艇在加勒比海上游弋,突然在一份旧报纸上,他注意到一个名叫张纯茹的华裔女子的讣告。此人是《南京大屠杀》的作者。这个故事让泰德·莱恩塞斯大为震惊,由于书中的情景在他脑中不断浮现,他掏出了支票簿。

这位现年50岁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副总掏出200万美元,成立了一个摄制组,目前该片已经基本完成。影片的摄制组成员包括2003年以纪录片《双子座》一片赢得奥斯卡奖的导演比尔·古登塔格,曾获格莱美大奖的摇滚皇帝·里德,还有好莱坞的不少大腕人物都为该片出了力。

影片的主要情节是十几个西方人,包括几名美国传教士和一个德国商人,冒着生命危险,运用他们在南京的影响力,于1937年12月在南京建立了一个安全区,保护了25万中国人,莱恩塞斯本人坦承他想把该片做成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那部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德国人如何从纳粹大屠杀中解救了很多犹太人。

据莱恩塞斯本人说,中国制片人起初讨论过入股拍摄该片,但是他认为如果这个故事由第三方来讲述,可信度会更高。他说:中国人后来对我们的摄制组感觉不错,也喜欢我们的动机。他们也希望由西方人来讲述这个故事。

影片预定在明年公映。莱恩塞斯说,中国中央电视台已经预先支付了很大一笔钱购买该片的播放权。他本人还希望把片子送到明年1月圣丹斯电影节和5月的戛纳电影节去。

尽管有着很强的商业运作背景,但莱恩塞斯坚持把这一项目称作爱的劳动。他说全世界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这段历史,这部影片的获利将用来建立一个基金,帮助那些受害者和他们的后代。

这部名为《南京》的影片还未上映,已经引起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高度紧张。《产经新闻》26日的文章忧心忡忡地表示,虽说是纪实作品的体裁,但在史实认定上根据的是以反日历史观著称的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的那部《南京大屠杀》一旦电影被公映,那围绕即将迎来70周年的南京事件以及历史问题,可能会对日本的国际立场造成极其深刻的影响

【1】从原文看,下列对影片《南京》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影片是从西方人的视角讲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B.这部电影是美国人拍摄的反日题材的电影,因此让日本公众深感不安。

C.这部电影中涉及的史实主要以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的那部《南京大屠杀》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据。

D.目前电影已经基本完成,准备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时正式公映。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电影《南京梦魇》在美国各地热映,反映了西方民众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

B.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副总斯皮尔伯格毅然决定拍摄《南京》的一个重要契机是他看到了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的讣告。

C.中国中央电视台已经预先支付了很大一笔钱购买该片的播放权。他们还希望把片子送到明年1月圣丹斯电影节和5月的戛纳电影节去。

D.制片人拍摄《南京》目的之一,是要让全世界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段日本右翼刻意回避甚至否认的史事件。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南京》公映后,必定会对日本的国际形象、国际立场造成极其深刻的负面影响。

B.中国制片人也曾想要入股拍摄《南京》,但是由于该片的拍摄有着很强的商业运作背景,以及出于对美国同行摄制水平的信任,因此中国制片人放弃了这一计划。

C.《南京》电影的拍摄,进一步表明,刻意回避甚至否认这一历史事件的日本右翼,处境只会越来越难堪,因为国际社会正逐渐加入到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和讨论中。

D.拍摄《南京》的行动也是一项爱的劳动,用这部影片所获利润建立的基金,已经可以用来帮助那些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和他们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15日晚通过电视直播亮相。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随后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来自中国月球车车身上的这一图像,是由当天凌晨释放它的着陆器拍摄的。23时许进行的首次互拍成像试验中,着陆器和月球车用各自携带的相机互相拍照。

照片显示,在虹湾地区布满砾石和尘埃的灰黑色月面上,着陆器被阳光照得一片金色,月球车胸前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约一分钟时间的互拍,并非简单的留影。从几小时前驶向拍摄点开始,月球车成功验证了月面行走、地形建立、视觉定位、感知规划等遥操作技术和车体控制、原地转向、相机使用等工作模式。未来几天还将进行的4次互拍及后续科学探测,将是这些技术和模式的重复应用。

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搭载长征三号乙火箭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继2007年嫦娥一号、2010年嫦娥二号之后,我国发射的第3颗月球探测器,也是首颗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携带有一台无人月球车,重3吨多,是我国设计最复杂的航天器。

12月2日发射升空以来,嫦娥三号先后突破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等关键技术。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表示,两器成功互拍意味着它们携带的载荷顺利工作,这次任务实现软着陆、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勘查的目标已经实现。

国旗展现在屏幕上的那一刻,北京飞控中心掌声骤起。

这面五星红旗接近B5纸大小,特殊材质能够经受月球高达300摄氏度的温差。着陆器上的彩色相机,还原了它的中国红

10年前的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的第7圈飞行中,同样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

那次飞行,让中国得以跻身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10年后嫦娥三号任务成功实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10年间,以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在实现规模拓展、技术跨越的同时,带动了高新产业和基础学科的发展。

正是因为坚持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发展道路,我们才能一次次在浩瀚天空中开辟属于中国人的新纪元。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孙家栋说。

尽管任务已经成功,嫦娥三号的探月之旅并未结束。接下来的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名为玉兔号的月球车将以每小时200米的速度和每一7米左右的节奏巡视月面,并与留在落月点的着陆器一起,开展月表形貌和地质构造、月面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地球等离子体层等科学探测。

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

【1】从下列各项中为这则新闻报道选择一个最佳标题

A.嫦娥三号飞向月球的航程

B.嫦娥三号奔月成功,严寒酷暑考验在即

C.嫦娥三号落地成功,五星红旗登月亮相

D.嫦娥完美着陆,玉兔新奇巡航

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相同的是,在介绍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丰富性。

B.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相同的是,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原则,把自己和参与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强烈的个人感情。

C.本文与《包身工》不同的是,虽然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意识,但《包身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本文则表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D.本文与《飞向太空的航程》主体部分不同,《飞向太空的航程》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而本文主要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现实情况。

3对本文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属于新闻的导语部分,点明了这篇报道想要传达的最主要的最有价值的新闻,即嫦娥三号登月作业任务圆满完成。

B.嫦娥三号成功登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作者巧妙地捕捉到五星红旗在月球展现的画面,来表现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表达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C.文章先写嫦娥三号登月成功,月球车胸前五星红旗鲜艳夺目,再写12月2日嫦娥三号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是一般的新闻报道常用的倒叙写法。

D.根据文章介绍,到2020年,嫦娥三号将完成月球采样工作,返回地球,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提供服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

冯春梅

神舟五号飞船起飞九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着失重带来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状态恢复了正常。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有资料记载,世界上50%的航天员都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这种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

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进行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做的时间最长,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人生活在地球上,已习惯了地球对自己的吸引力。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只能够想象。而杨利伟在地面上就必须先熬过离心机训练这一关。

离心机训练。坐进一个由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100千米的时速旋转。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每次训练要做8个G(8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40秒。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杨利伟说。

刚开始训练时,杨利伟的心率是每分钟140多次,经过训练,降到110次,并且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他不用很大的力量去对抗,还能观察别的东西。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3个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

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点。

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因为杨利伟每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来。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自己呛得后脑勺疼。

杨利伟是一个喜欢吃肉的人,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多吃。晚上饿了,也没自己加过餐。要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杨利伟对记者说。

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返回地面。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过载达到10个G,噪音冲击有160多分贝。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两分多钟后,飞船冲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

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1】仔细阅读全文,为这则新闻拟写一条导语。

2文章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讲述了杨利伟的一些事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

3文章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把杨利伟这个英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请结合原文,就细节描写的手法举两个例子加以简要赏析。

4杨利伟的成功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这段话,请简要概括作者不赞成当前取消文理分科的理由。不超过80字。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他们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在很大程度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的智能结构也不完全相同。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如果完全取消文理分科,一些农村高中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不足,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形下,其发展势必更受影响。而改革开放30年来,分科性的专业人才仍是社会的主要需求,同时也是最能见成效的培养对象。此外,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生集中精力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总之,我觉得,在当前条件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给下面的新闻添加标题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时间11月7日8时34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即将开始绕月探测活动。

自10月24日成功发射以来,“嫦娥一号”卫星在长达326个小时的飞行中,顺利实施了4次加速、1次中途轨道修正、3次近月制动,共8次变轨,经历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月球捕获轨道3个阶段,总飞行距离约180万公里。

有关专家认为,“嫦娥一号”运行状况表明,卫星的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卫星测量和控制精度达到新的水平,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多项突破。

按照预定计划,“嫦娥一号”卫星经过一段时间的在轨测试,卫星上的有效载荷将相继打开,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发起了一项关于背诵古诗文的调查,现选取其中两组数据。

第一组:对于小时候背诵古诗文是否有用的调查,觉得值得庆幸,受益终生的占36.8%,觉得当时难过,现在受用的占35.4%,仅19.3%的受访者觉得现在也没啥用

第二组:受访者还能背出的古诗文,以3-5篇(34.6%)居多,20.0%的人能背出6-10篇,20.8%的人能背出10篇以上。这些篇目的背诵时期,主要以小学(60.2%)和中学(59.8%)为主。

(1)请根据第一组数据,得出一个结论。(要求不超过20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