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要从硝酸钾和食盐(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硝酸钾,应把它们 ( )

A.溶解、过滤

B.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后再过滤

C.加热、冷却后蒸发

D.溶解、过滤后结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A.清晨,在茂密的树林,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在饱和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在河水与海水交界处有三角洲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①将水加热煮沸 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③向水中通CO2

④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 ⑤向水中加NaHCO3固体 ⑥向水中加NaHSO4固体

A.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 mL Fe2(SO4)3溶液中含Fe3+ 56 g,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7.5 mol/L B.5 mol/L C.10 mol/L D.2.5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B.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

C.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D.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 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 g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 氧气与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Ⅰ.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气)+B(气)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若开始时放入3mol A和3mol B,到达平衡后,生产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2)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__________mol,y=__________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mol (乙)等于2mol (丙)小于2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3)若在(2)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

Ⅱ.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4)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在此过程中Na2SeO3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以上均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