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把质量为m g的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 g的是(  )
①稀硫酸  ②C2H5OH  ③稀硝酸  ④CO  ⑤H2  ⑥氯化铁溶液.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⑤

分析 铜丝灼烧变黑,发生2Cu+O2$\frac{\underline{\;\;△\;\;}}{\;}$2CuO,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 g,说明与Cu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O被还原生成Cu,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①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硫酸中,CuO与硫酸反应,生成铜盐,质量减少,故错误;
②CuO可氧化乙醇生成乙醛、Cu和水,铜丝变红,且质量仍为mg,故正确;
③稀硝酸可与氧化铜、铜反应,铜丝质量减小,故错误;
④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一氧化碳中,CuO与C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质量不变,故正确;
 ⑤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氢气中,CuO与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质量不变,故正确;
 ⑥氯化铁溶液呈酸性,可与CuO反应,且铁离子氧化铜,铜丝质量减小,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反应和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ⅦA族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C.因为一个铝原子比一个钠原子失去电子数目多,所以铝单质比钠单质还原性强
D.Cs是最活泼金属元素,F是最活泼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合成氨反应的微粒变化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反应历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①②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氢气在在氯气中燃烧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D.CaO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由于发生反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异丁烷B.1-戊烯C.D.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C1化学”是指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物质为原料进行物质合成的化学.如下图是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原料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其中“混合气体”的成分与水煤气相同;B的水溶液有防腐功能;D是C的钠盐,2mol D分子间脱去1mol H2分子可缩合生成E(草酸钠);H是F与A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的产物.

(1)天然气主要成分的电子式是;E的化学式是Na2C2O4
(2)G的结构简式是:HCOOCH3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2CH3OH+O2$→_{△}^{Cu}$2HCHO+2H2O;
A+F→HHOOC-COOH+2CH3OH$?_{△}^{浓硫酸}$CH3OOC-COOC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把镁带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在下列因素中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是:(  )
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带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               
④压强.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可充电“钠•二氧化碳”电池(如图),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_{充电}^{放电}$ 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
B.放电时,电子从钠薄经负载流向多壁纳米碳管
C.充电时,钠薄和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Na2CO3+C-4e-═4Na++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离子反应涉及到H2O、ClO-、NH4+、OH-、N2、Cl-等微粒,其中N2、Cl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l-为氧化产物B.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
C.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D.NH4+被ClO-氧化成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