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交通警察执法时常使用的便携式酒精检查仪可能应用了:3CH3CH2OH+2K2Cr2O7(橙色)+ 8H2SO4=3CH3COOH +2Cr2(SO4)3(蓝绿色)+2K2SO4+11H2O这一反应原理,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证明了,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 1mol还原剂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 H2SO4在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和酸性

D. 可以利用该反应原理,将它设计成原电池,通过检测电流强度判断司机是否饮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卷 题型:选择题

胶体分散系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OH)3易溶于水形成胶体

B. CuSO4溶液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C. Fe(OH)3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D. 胶体分散系中所有粒子的直径都在1~1000nm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选考模拟考试(2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晶体受热转变为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

B. 硫酸钾和硫酸溶于水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所以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 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

D. H2和Cl2在光照条件反应生成HCl,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选考模拟考试(2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醋酸 B. 氢氧化钾 C. 铜 D. 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A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

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NO2 溶解在其中

B

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呈酸性,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使其褪色

C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

D

向湿润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膨胀

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被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SO2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取体积相同的KI、Na2SO3、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氯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三种溶液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相同,则KI、Na2SO3、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2:1:2 B. 2:1:3

C. 6:3:2 D. 3: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①稀HNO3.②NaHCO3溶液;③KI溶液;④NaAlO2溶液;⑤KSCN溶液;⑥酸性K2Cr2O7溶液,与Fe2(SO4)3不反应的是(  )

A. ①⑥ B. ④⑥ C. ③④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年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高炉炼铁中常见的反应为:Fe2O3(s)+3CO(g)2Fe(s)+3CO2(g) △H

(1)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反应。一定温度下,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0.1molCO,5min时生成2.24gFe。5min内有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mol·L-1min-1;5min时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若将此时反应体系中的混合气体通入100mL0.9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固体质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c(CO)=c(CO2)

d.v正(CO)=v逆(CO2)

(3)已知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单位:K)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的斜率为-(气体常数R=8.3×10-3kJ·mol-1·K-1)。

①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kJ·mol-1。

(4)结合上述有关信息,写出两条提高CO转化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KCl和KBr的混合物13.4 g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

得到固体11.175 g,则原来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2∶3 B. 1∶3∶2 C. 2∶3∶1 D. 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