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醋酸 B. 氢氧化钾 C. 铜 D. 葡萄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卷 题型:选择题

乙烯可通过石油裂解获得。下列有关乙烯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 B.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可自身加成形成聚乙烯 D. 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卷 题型:选择题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能闻到梅花香味,表明

A. 分子很小 B. 分子可再分

C.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选考模拟考试(2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不相同

B.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发生了取代反应

C. 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D. 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炔与乙二醇(HOCH2CH2OH)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选考模拟考试(2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黄绿色的氯气

B. 镁条着火时,不可用二氧化碳灭火

C. 工业炼铁时,用焦炭直接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单质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等特性,是因为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E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A和B、E、F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F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称).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为____ (填元素符号),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和B、E、F所形成的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3)A和F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质F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交通警察执法时常使用的便携式酒精检查仪可能应用了:3CH3CH2OH+2K2Cr2O7(橙色)+ 8H2SO4=3CH3COOH +2Cr2(SO4)3(蓝绿色)+2K2SO4+11H2O这一反应原理,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证明了,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 1mol还原剂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 H2SO4在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和酸性

D. 可以利用该反应原理,将它设计成原电池,通过检测电流强度判断司机是否饮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探究性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打磨过的镁条投入到滴有酚酞的饱和NaHCO3溶液中,发现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该小组同学对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和确定。

Ⅰ、提出假设:

(1)甲同学:可能只是MgCO3;

乙同学:可能只是

丙同学:可能是xMgCO3·yMg(OH)2

(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洗涤、低温干燥,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是

Ⅱ、定性实验探究:

(3)取沉淀物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时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则 同学假设错误(选填“甲”、“乙”或“丙”)。

Ⅲ、定量实验探究:取一定量已干燥过的沉淀样品,利用下列装置测定其组成(部分固定夹持类装置未画出),经实验前后对比各装置的质量变化来分析沉淀的组成,得出丙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e→ → g→h(各装置只使用一次)。

(5)实验一段时间后,当B装置中 (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说明固体已分解完全;打开f处的活塞,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 ,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6)指导老师认为在上述实验装置中末端还需再连接一个D装置,若无此装置,会使测出的x :y的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若改进实验后,最终装置B质量增加m克,装置D质量增加了n克,则x :y= 。(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操作中符合“先出现沉淀后沉淀完全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至过量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稀H2SO4至过量

③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 至过量

④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

⑤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至过量

⑥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A. 全部 B. 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⑥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