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稀硝酸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Fe氧化成Fe3+

B

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NH3·H2O能大量共存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存在NH4+

D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2固体

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A. 稀硝酸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硝酸亚铁,则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A项错误;

B. 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银氨溶液,溶液澄清,可知Ag+NH3·H2O反应生成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

C.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会促进氨气的溢出,再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原溶液中含铵根离子,实验操作有误,C项错误;

D. Na2CO3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NaOH,使溶液呈现碱性,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2固体后,钡离子结合碳酸根离子生产碳酸钡沉淀,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碱性减弱,导致溶液颜色变浅,D项正确;

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NaHCO3溶液中共存在7种微粒,它们是NaHCOHCOH2O_________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

(2)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六种溶液①NH4NO3、②NaCl、③Na2CO3、④H2SO4、⑤NaOH、⑥CH3COONapH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

(3)常温时,AlCl3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在配制AlCl3的溶液时,为了抑制AlCl3的水解可加入少量的________(填写物质的名称),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

(4)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NH4)2SO4、③NH3·H2O、④(NH4)2CO3、⑤NH4HSO4。溶液中c(NH)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942O=O500N—N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A. 194 B. 391 C. 516 D. 6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邻苯二甲酸(H2A)Ka11.1×103Ka23.9×106。室温下,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KH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 KHA溶液中:c(K)>c(HA)2c(A2)

B.加入NaOH溶液至pH8时:c(K)>c(A2)>c(HA)>c(H2A)

C.加入20 mL NaOH溶液时:c(OH)c(A2)c(Na)c(H)c(H2A)

D.在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活性炭可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

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物质n/mol
T/

活性炭

NO

E

F

初始

2.030

0.100

0

0

T1

2.000

0.040

0.030

0.030

T2

2.005

0.050

0.025

0.025

(1)请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在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

①计算K1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信息判断,T1T2的关系是_______(填序号)

aT1T2bT1T2c.无法比较

(3)T1℃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改变NO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增大c(NO)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移去部分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3O4(Co为+2和+3)可应用于磁性材料等领域。实验室利用乙酸钴晶体[Co(CH3COO)2·4H2O]制备Co3O4的实验步骤如下:

. 将乙酸钴晶体配成溶液X,缓慢滴加(NH4)2CO3溶液,30 ℃水浴一段时间;

. 将混合液高压密封加热到160 ℃,得到含碱式碳酸钴晶体[2CoCO3·3Co(OH)2·H2O]的浊液;

. 制备碱式碳酸钴晶体;

. 将碱式碳酸钴晶体在空气中煅烧得Co3O4产品。

已知:碱式碳酸钴晶体不溶于冷水和乙醇,可溶于温水,常压下高于30 ℃开始分解。

(1) 乙酸钻晶体中钴含量可用配位滴定法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滴定前,锥形瓶和滴定管均须用标准溶液润洗

b. 读数前,需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c. 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颜色变化

(2) “步骤Ⅰ”30 ℃水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温度计应置于________(“a”“b”)处。

(3) “步骤Ⅱ”采用高压密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

(4) “步骤Ⅳ”中,在实验室煅烧碱式碳酸钴晶体所需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以外,还需要的硅酸盐质仪器有____________,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 “步骤Ⅲ”中,设计由步骤Ⅱ”的浊液制备碱式碳酸钴晶体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须使用的试剂:蒸馏水、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研究硝酸的性质。

Ⅰ实验一:甲同学用图1装置来证实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1)请写出稀HNO3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从A中向U形管中注满稀硝酸后,关闭A,待反应结束后,如何证明生成的无色气体气体是NO,操作是___

3)图2收集NO气体的各种装置中,合理的是___(填序号,多选不给分)

4)在100mL混合溶液中,HNO3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10.2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2.56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

.实验二、乙组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完成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5)同学们发现实验室里有几瓶浓硝酸呈黄色,请用化学方程式和简单的文字说明解释这种现象___

6)同学们发现反应后的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NO2气体所致。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

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___(填序号,多选不给分)

①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②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③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④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NO2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B(g) xC(g) +2D(g),5min后测得c(D)=0.5mol·L-1,c(A)c(B)=35,C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

A在5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_____。

v(B)=____________。

x=____________。

(2)在25℃时,向100mL含氯化氢14.6g的盐酸溶液中,放入5.6g纯铁粉,反应进行到2min末收集到氢气1.12 L(标准状况),在此后又经过4min,铁粉完全溶解。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

前2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

后4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前2min与后4min相比,反应速率__________较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2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Z0.2 mol·L-1 B. Y20.35 mol·L-1

C. X20.3 mol·L-1 D. Z0.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