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有关下列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2H2SSO2=3S↓2H2O

S2H2SO4()3SO22H2O

3S6KOH2K2SK2SO33H2O

A.反应①说明SO2能与酸反应,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改用稀H2SO4,则能放出氢气

C.反应②和③说明S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

D.反应③说明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解析】

A. 反应①SO2作氧化剂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不能从氧化还原方面判断是酸性或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 反应体现浓H2SO4的强氧化性,S的还原性,故B错误;

C. 反应硫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此既体现了还原性,又体现了氧化性,故C错误;

D. 反应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说明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需要配制0.50mol/LNaCl溶液480mL,现使用NaCl固体配制,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纸片。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_______g

3)配置过程。

①天平调零。

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填左盘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④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

⑤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_____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

⑥定容、摇匀。

⑦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注明配制的时间、溶液名称及浓度。

(4)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填“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3+Cl2+H2O = 2+2+

B.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CaCO3↓+2H+

C.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2Fe3++H2O2=O2↑+2H++2Fe2+

D.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OH=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部分前36号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R

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

S

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所得溶液呈弱酸性

T

基态原子3d轨道上有1个电子

X

   

(1)R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要大于其同周期相邻的元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正价?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元素的原子N能层上电子数为___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4)X的核外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__。用X单质、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等可以做成焰火。燃放时,焰火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氮原子2p轨道半充满,能量低,稳定 F的电负性最大,只能得电子 2s22p5 2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解析】试题分析:R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R是N元素;S元素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所得溶液呈弱酸性,S是F元素;T元素的基态原子3d轨道上有1个电子,T是21号元素Sc; 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X是Mg元素。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1)R是N元素氮原子2p轨道半充满,能量低,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要大于其同周期相邻的O元素

(2)元素F的电负性最大,只能得电子所以F元素没有正价;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5

(3)S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4s2,所以N能层上电子数为2,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根据能量最低原理Mg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应排布在3s轨道上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图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所以燃放焰火时,焰火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型】
束】
20

【题目】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所得溶液呈弱酸性

X

Lp电子数比s电子数多2

Y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Z

L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1)写出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写出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与HCl、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ZY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T与氯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

A.气态氢化物的挥发性和稳定性

B.单质分子中的键能

C.两元素的电负性

D.含氧酸的酸性

E.氢化物中X—H键的键长(X代表TCl两种元素)

F.两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5)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单质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硅的氧化物可以制取硅单质,主要化学反应如下:粗硅的制取:

由粗硅制纯硅(常用方法)Si()2Cl2SiCl4 SiCl42H2Si()4HCl

根据以上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取粗硅的反应中,焦炭的作用是什么___

2)在由粗硅制纯硅的反应中,氯气(Cl2)Si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___SiCl4H2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___H2的作用是什么___

3)在半导体工业中有这样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你是如何理解的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常通过高温分解FeSO4的方法制备Fe2O3,其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e2O3SO2SO3。为检验FeSO4高温分解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FeSO4高温分解得到的固体,加一定量稀盐酸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以检验Fe3是否存在。

②将FeSO4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以检验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2S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KSCN溶液与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操作②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

3)操作②中最后要将通过品红溶液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的原因是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

B.分子式为C4H10O属于醇类的有机物有4

C.分子式为C2H4O2C3H6O2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D. 名称为丙酸甲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氯二吡啶合铂是由Pt2+Cl-和吡啶结合形成的铂配合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科学研究表明,两种分子都具有抗癌活性。

(1)吡啶分子是大体积平面配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氮原子的杂化轨道方式是_____。吡啶分子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吡啶分子中含有_____σ 键。

(2)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金属键 d.非极性键 e.氢键

(3)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中,Pt2+的配位数是 4,但是其轨道杂化方式并不是 sp3。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

(4)其中一种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分子是_____分子(选填极性非极性)。

(5)CO(NH2)2 易溶于水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Si 元素以 SiOSi 链构成矿物界,由许多四面体(图 l)连接成无限长的单链或双链(图 2)结构。图 2 所示的多硅酸根离子的化学式通式为_____(以含正整数n 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 25 ℃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0.5

C. 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0.5 mol/L,则此时v>v

D. 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