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本题12分)

Ⅰ.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0.01mol·L-1,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化合物中N化合价均为-3价):

(1)KCN+2KOH+Cl2=KOCN+2KCl+H2O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3)若将10 L含KCN的浓度为0.01mol· L-1的废水中KCN氧化除去,最少需要氯气_______mol。

Ⅱ.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3)中溶液多余Cl2的含量,常用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4)现实验室需用480mL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配制该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

(5)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因此Na2S2O3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现取(3)中溶液20.00mL,用a 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经过平行实验测得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b mL,计算废液中Cl2的浓度为 mol·L-1 (用含a 、b的表达式表示)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上第一次质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一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0.1 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A

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调研模拟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Ca2+

Mg2+

Fe3+

开始沉淀的pH

11.9

9.1

1.9[

完全沉淀的pH

13.9

11.1

3.2

已知:Ksp(BaC2O4)= 1.6×10–7,Ksp(CaC2O4)= 2.3×10–9

(1)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mol/L盐酸,下列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是_______ __

a.容量瓶 b.量筒 c.烧杯 d.滴定管

为了加快毒重石的酸浸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2)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Ⅱ中含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 __ ____________。

(3)操作Ⅳ的步骤是:______ ______、过滤。

(4)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2CrO42—+2H+=Cr2O72—+H2O ;Ba2++CrO42— =BaCrO4↓

步骤Ⅰ:移取x 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 mL。

步骤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 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 mL。

通过计算,氯化钡溶液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调研模拟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12 H-1)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1mol的羟基(-OH)与1 mol的氢氧根(OH - )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

C.常温常压下,在30g 的乙烷气体分子中,碳氢键的总个数为6NA

D.一定条件下,将2molSO2与足量的O2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龙岩市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FeCl2溶液部分变质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Ksp比Mg(OH)2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龙岩市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Na2SiO3+SO2+H2O═2Na++SO32-+H2SiO3↓

B.铁屑溶于过量稀硝酸:3Fe+8H++2NO3-=3Fe2++2NO↑+4H2O

C.往碳酸钙中滴加稀盐酸:CO32-+2H+=H2O+CO2↑

D.在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Ca(HCO3)2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5℃时,1 mol/L醋酸加水稀释至0.01 mol/L,关于稀释前后的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A.溶液中c(OH-)减小 B. pH的变化值等于2

C.溶液中的值增大 D. Kw的值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二10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发现,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小组成员为此“异常”现象展开讨论,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有两种,并为此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

猜想Ⅰ:此反应过程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猜想Ⅱ:……。

【实验目的】探究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速率变化“异常”原因

【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量筒、药匙、玻璃棒等;

试剂:0.1mol/L H2C2O4溶液、0.05mol/L KMnO4(硫酸酸化)溶液等。

请你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思路,补充完整所缺内容。

(1)草酸(H2C2O4,弱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要完成对猜想Ⅰ的实验验证,至少还需要一种实验仪器是

(3)猜想Ⅱ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

要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Ⅱ,进行该实验还要补充一种试剂及一种仪器,分别是

(4)基于猜想Ⅱ成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表内容。

试管A

试管B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褪色时间)

结论

猜想Ⅱ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