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乙醇氧化的实验并验证其产物,设计了甲、乙两套装置(图中的夹持仪器均未画出,“△”表示酒精灯热源),每套装置又可划分为①、②、③三部分.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a﹣无水乙醇(沸点:78℃);b﹣铜丝;c﹣无水硫酸铜;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1)两套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点:简述甲②中的优点:  

(2)集中两套方案的优点,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可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甲②、 (例如甲①,乙②).

(3)若要保证此实验有较高的效率,还需补充的仪器有  .理由是 

(4)实验中能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实验现象是 

(5)装置中,若撤去第①部分,其他操作不变,则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其余现象与(4)相同,推断燃烧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分析:

(1)对比两套装置中②的不同之处来回答各自的优点;

(2)根据两套装置的优点来组装新的仪器装置;

(3)已知无水乙醇的沸点:78℃,应该控制水浴温度在78℃附近,所以需要温度计;

(4)乙醛属于醛类,可以和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和水;

(5)根据反应现象d中生成红色沉淀,说明生成乙醛,再根据原子守恒写出方程式.

解答:

解:(1)甲中②采用水浴加热,可形成较平稳的乙醇气流,使反应更充分,斜、长导管起到冷凝回流乙醇蒸汽的作用,而乙中采用直接加热,温度不便于控制;

故答案为:②中用热水浴加热,可形成较平稳的乙醇气流,使反应更充分;斜、长导管起到冷凝回流乙醇蒸汽的作用;

(2)甲:②中用热水浴加热,可形成较平稳的乙醇气流,使反应更充分;②中的斜、长导管起到冷凝回流乙醇蒸汽的作用;乙:①与③中的干燥管可防止溶液中的水与无水硫酸铜反应,避免干扰生成物的验证;根据两套装置的优点来组装新的仪器装置为:乙①;甲②;乙③,

故答案为:乙①、甲②、乙③;

(3)无水乙醇的沸点是78℃,要保证此实验有较高的效率,应注意温度的控制,保证乙醇以蒸汽形式去参与反应,可以控制水浴温度在78℃或略高于78℃,使乙醇蒸汽平稳流出,减少挥发,

故答案为:温度计;控制水浴温度在78℃或略高于78℃,使乙醇蒸汽平稳流出,减少挥发,提高反应效率;

(4)乙醇催化氧化产物是乙醛,属于醛类,可以和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和水,

故答案为:c处无水硫酸铜变蓝,d处生成红色沉淀;

(5)装置中,若撤去第①部分,则无氧气存在时,乙醇会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为乙醛和氢气,即C2H5OHCH3CHO+H2↑,

故答案为:C2H5OHCH3CHO+H2↑C2H5OH.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题目难度中等,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物质性质和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pH=1的某溶液A中含有NH4+、K+、Na+、Fe3+、Al3+、Fe2+、CO32、NO3、Cl、I、SO42中的4种,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沉淀乙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

  B. 实验消耗Cu 14.4g,则生成气体丁的体积为3.36L

  C. 该溶液中一定有NO3、Al3+、SO42、Cl四种离子

  D. 生成的甲、乙、丙气体均为无色的易溶于水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子式为C7H15Cl的某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得到三种烯烃,则该卤代烃的结构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H2SO4、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其水解程度,需要的试剂是(  )

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A.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麦考酚酸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能有效地防止肾移植排斥,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麦考酚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7H23O6

 

B.

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

1mol麦考酚酸最多能与3mol 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A.NaHSO4        B.Cu(OH)2     C.O2            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核数的增加而增多

 

B.

被其它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核数的增加而增大

 

C.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核数的增加而增强

 

D.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核数的增加而加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

A.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