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2O + H2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74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醚
 

130
 

142.0
 

0.7704
 

几乎不溶
 

合成反应:

①将6 mL浓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

分离提纯:

③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 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荡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40 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 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 g。

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

(2)加热A前,需先从 (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 ,振荡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 (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 b. 117℃ c. 135℃ d.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二下学期基础训练(15)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 950mL,111.2g B. 500mL,117g

C. 1000mL,117g D. 任意规格,111.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二下学期基础训练(15)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 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NH4+、SO42-、Al3+、NO3- B. Na+、K+、HCO3-、NO3-

C. Na+、Ca2+、NO3- 、CO32- D. K+、Cu2+、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蒸发结晶操作时,不会用到玻璃棒。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浸没在所蒸馏的液体混合物中。

C. 用CCl4萃取I2水中的I2时,所提取的物质应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 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可依次向粗盐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以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高二理科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C>D>E,三者形成的简单离子中D离子的半径最小

B. 元素A所形成的氢化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

C. 元素C、D、E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D. 元素B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四)(b卷)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某工业含铜废料含有Cu、CuO、CuS、CuSO4等成分,利用该含铜废料可生产硝酸铜晶体[Cu(NO3)2 •3H2O],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过程中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a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淘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图中的淘洗液与滤液溶质的阴离子相同,則试剂b是__________,淘洗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

(5)“反应”中使用20%硝酸和10% H2O2溶液,硝酸起酸的作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该步骤只使用20%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则生成红棕色气体时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6)“一系列操作”是指化学实验操作,这些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2017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室温下,在25 mL 0.1 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CH3COOH溶液,曲线如右图所示,若忽略两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错误的是

A. 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H+)= c(CH3COO-)+c(OH-)

B. 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 在C点:c(Na+)>c(CH3COO-) >c(H+)>c(OH-)

D. 在D点:c(CH3COO-)+c(CH3COOH)=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分胶体和溶液的常用方法是

A. 观察颜色 B. 一束光照射 C. 静置 D.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