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A$→_{①}^{Cl_{2}、光照}$(一氯环己烷)$→_{△②}^{NaOH、乙醇}$$→_{③}^{Br_{2}的CCl_{4}溶液}$B $\stackrel{④}{→}$
(1)A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环己烷.
(2)①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3)反应①和 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 由合成路线可知,反应①为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所以A为,反应②为卤代烃发生的消去反应,反应③为环己烯的加成反应,B为,反应④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据此解答.

解答 解:由合成路线可知,反应①为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所以A为,反应②为卤代烃发生的消去反应,反应③为环己烯的加成反应,B为,反应④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1)A为,名称是:环己烷,故答案为:环己烷;
(2)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②为消去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3)反应①是环己烷和氯气光照得到,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反应②是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反应②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注意根据反应条件与有机物结构解答,注意卤代烃的水解、消去反应的条件,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乙醇的沸点是78℃,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乙醚的沸点为34.6℃,难溶于水,在饱和Na2CO3溶液中几乎不溶,乙醚极易燃烧.实验室制乙醚的反应原理是:2CH3CH2OH$→_{140℃}^{浓H_{2}SO_{4}}$CH3CH2OCHCH3+H2O

(1)上述两套实验室制乙醚的装置,选装置乙最合适,理由是冷却效果好,乙醚远离火源.
(2)反应液中应加入沸石,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3)反应中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是插入反应物液面以下,但不能触及瓶底.
(4)用装置乙制得的乙醚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杂质,这杂质是乙醇,除去这种杂质的简易方法是将其与饱和Na2CO3溶液混合,静置分液.
(5)如果温度太高将会发生消去反应 (填反应类型),产物是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CH3B.-FC.-OH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答下列有关问题:
元素HLiBeBCNOF
电负性2.11.01.52.02.53.03.54.0
元素NaMgAlSiPSClK
电负性0.91.21.51.72.12.33.00.8
(1)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F;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0.8<X<1.2
(2)根据表中的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的不同元素X的值变化的规律是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降低.
(3)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共价键,其理由是因为AlCl3中Cl与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小于1.7,则AlCl3的键为共价键.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也小于1.7,即AlBr3的键为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含有Ag+、Al3+、Ca2+、Mg2+四种离子的溶液中,逐一加入有关物质,填好下列空白:
(1)往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AgCl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是:Ag++Cl-=AgCl↓.
(2)把(1)中所得的物质过滤,往滤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物为Mg(OH)2和Al(OH)3.(写化学式)
(3)向(2)中所得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溶解,但只是部分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A、B、C、D、E五种元素,其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元素可分别与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并知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E与B的质量比为1:1.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元素符号Si.
(2)写出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s23p2
(3)写出A元素在B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4)指出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ⅥA族.
(5)比较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6)比较元素D和E的电负性的相对大小Si<S(用元素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碳、氮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碳、氮的化合物性能优良,在工业生产和科技领域有重要用途.
(1)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SiO2与过量焦炭在1300~1700°C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3SiO2(s)+6C(s)+2N2(g)?Si3N4(s)+6CO(g)该反应放出1591.2kJ的能量,则该反应每转移1mole-,可放出的热量为132.6kJ.
(2)某研究小组现将三组CO(g)与H2O(g)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平衡所需时间/min
COH2OCOH2
1650240.51.55
2900120.50.5-
①实验Ⅰ中,前5min的反应速率v(H2O)=0.15mol•L-1•min-1
②下列能判断实验Ⅱ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e.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CO、H2O、CO2、H2的浓度比不再变化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e. v(CO)=v(H2 O)
③若实验Ⅲ的容器是绝热的密闭容器,实验测得H2O(g)的转化率H2O%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b点v正>v(填“<”、“=”或“>”).

(3)利用CO与H2可直接合成甲醇,下图是由“甲醇(CH3OH)-空气”形成的绿色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2,写出以石墨为电极的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H3OH-6e-+H2O=CO2+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反应中,不能体现乙烯具有不饱和性的是(  )
A.CH2=CH2+H2→CH3-CH3B.CH2=CH2+3O2→2CO2+2H2O
C.CH2=CH2+Br2→CH2Br-CH2BrD.CH2=CH2+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1)从能量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吸热,形成化学键要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N键、1mol N-H键分别需要消耗的能量为436.4kJ、941.3kJ、390.5kJ.则由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1mol NH3需要放出(填“放出”或“吸收”)46.25kJ的热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445kJ.写出1mol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若将该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则通入甲烷的一端应该为原电池的负极(填“正”或“负”).
(3)如图铁处于三种环境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Ⅰ>Ⅲ>Ⅱ(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