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1)从能量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吸热,形成化学键要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N键、1mol N-H键分别需要消耗的能量为436.4kJ、941.3kJ、390.5kJ.则由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1mol NH3需要放出(填“放出”或“吸收”)46.25kJ的热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445kJ.写出1mol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若将该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则通入甲烷的一端应该为原电池的负极(填“正”或“负”).
(3)如图铁处于三种环境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Ⅰ>Ⅲ>Ⅱ(填序号).

分析 (1)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
(2)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甲烷燃料电池,燃料做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3)图中Ⅰ:铁和碳接触,腐蚀吸氧腐蚀,Ⅱ:铁和锌接触形成原电池反应,锌比铁活泼,铁被保护,Ⅲ:为化学腐蚀,速率比电化学腐蚀慢,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 H-H键,1mol N≡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4kJ+941.3kJ=2250.5kJ,生成2mol NH3,共形成6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0.5kJ=2343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3kJ-2250.5kJ=92.5kJ,所以生成1mol NH3放出热量为46.25kJ;
故答案为:吸热; 放热;放出;46.25kJ;
(2)已知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物质的量为0.5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所以1mol甲烷烷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890.0kJ,
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甲烷燃料电池,燃料做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负;
(3)图中Ⅰ:铁和碳接触,腐蚀吸氧腐蚀,Ⅱ:铁和锌接触形成原电池反应,锌比铁活泼,铁被保护,Ⅲ:为化学腐蚀,速率比电化学腐蚀慢,则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①③②,
故答案为:Ⅰ>Ⅲ>Ⅱ.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的计算,注意把握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的方法,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金属腐蚀的原理,学习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A$→_{①}^{Cl_{2}、光照}$(一氯环己烷)$→_{△②}^{NaOH、乙醇}$$→_{③}^{Br_{2}的CCl_{4}溶液}$B $\stackrel{④}{→}$
(1)A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环己烷.
(2)①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3)反应①和 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F中碳原子数是D的两倍.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F和高分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1)A的结构式为,B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①2CH3CH2OH+O2 $→_{△}^{Cu}$2CH3CHO+2H2O,反应类型:氧化反应.
②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实验室怎样鉴别B和D?取某一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余下一种为乙醇.
(4)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来制取F,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了液面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图1所示:

(1)I中,NH3 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2)II中,2NO(g)+O2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P1< P2.(填“>”,“<”或“=”)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3)III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已知:2NO2(g) N2O4(g)△H1
2NO2(g)N2O4(l)△H2
如图3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

(4)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条件进行下列反应:2NO(g)+O2?2NO2(g),
①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DE.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NO的同时生成n mol O2
B、混合气体的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的状态;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的状态;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的状态.
②已知加3molNO和2mol O2达到平衡状态后,生成a mol NO2
A、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6molNO和4molO2,达到平衡后,NO2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a和b的关系可表示为b>2a.
B、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1molNO和1molO2,若要求在反应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不变,则还需要加入NO2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电子式:B.氟化氢的电子式:
C.F原子结构示意图:D.CO2分子的球棍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关有机物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碳双键不可旋转所以烯烃一定有顺反异构
B.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可以证明苯分子中无单双健的交替结构
C.CH2Cl2无同分异构体可以证明CH4是正四面体的结构
D.乙烯、乙炔是平面型分子,可知CH3-CH=C(CH3)-C≡C-CH3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H3和O2发生如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1)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E;
A.容器中气体总质量不变
B.c(O2)不变
C.υ(O2)=1.25υ(NH3
D.体系压强不变
E.相同时间内,消耗0.1mol NH3,同时消耗了0.1mol NO
(2)向该容器中加入正催化剂,则反应速率增大(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降低容器的温度则反应速率减小,通入Ar,则反应速率不变.
(3)若反应在绝热密闭系统中进行时,其余条件不变,反应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其原因是C.
A.反应体系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所以反应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
B.反应物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所以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反应开始阶段,主要受体系温度升高的影响,反应速率增大;在反应后阶段,主要受浓度减小因素的影响,反应速率减慢
(4)1mol NH3(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无污染的气态物质,放出a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NH3(g)+3O2(g)$\frac{\underline{\;点燃\;}}{\;}$3N2(g)+6H2O(g)△H=-6aKJ/mol
(5)若将(4)所述反应设计为原电池,负极反应式2NH3-6e-+6OH-=N2+6H2O或2NH3-6e-=N2+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OCH2CH(OH)CH2OH与CH3CHClCH2CH3都是手性分子
B.NH3和CH4的空间构型相似
C.BF3都是平面型分子
D.CO2和H2O都是直线型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白藜芦醇的结构简式如图.它广泛存在于食物(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可能具有抗癌性.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属于醇类
B.1mol该有机物与H2加成时最多消耗1mol H2
C.1mol该有机物与Br2反应时最多消耗6mol Br2
D.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3mol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