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H2N2NH3,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 N22.0mol H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t/s

0

50

150

250

350

n(NH3)

0

0.36

0.48

0.50

0.50

0~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

(3)已知:键能指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AB(g)解离为气态原子A(g)B(g)所需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kJ/molH-H的键能为436kJ/molN-H的键能为391kJ/mol,生成1mol NH3过程中放出46kJ的热量。则NN的键能为_________kJ/mol

【答案】3X(g)+Y(g)2Z(g) 1.8×103mol/(L·s) 946

【解析】

(1)由图中所给数据看,反应开始前,XY的物质的量都为1.0mol,而Z的物质的量为0,所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当各物质的量不变时,其物质的量都大于0,表明反应为可逆反应;再由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确定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关系,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

(2)从表中数据可得出,反应生成n(NH3)= 0.36mol,则参加反应的n(N2)= 0.18mol,从而求出0~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3)利用H=E(N≡N)+3E(H-H)-6E(N-H),可求出E(N≡N)

(1)由图中所给数据可得出,XYZ的变化量分别为0.3mol0.1mol0.2mol,从而得出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2,结合上面分析,可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g)+Y(g)2Z(g)。答案为:3X(g)+Y(g)2Z(g)

(2)从表中数据可得出,反应生成n(NH3)= 0.36mol,则参加反应的n(N2)=0.18mol,从而得出0~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1.8×103mol/(L·s)。答案为:1.8×103mol/(L·s)

(3)利用H=E(N≡N)+3E(H-H)-6E(N-H),可求出E(N≡N)=H-3E(H-H)+6E(N-H)=- 46×2kJ/mol-3×436kJ/mol+6×391kJ/mol=946 kJ/mol。答案为:946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②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③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④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I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 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池中负极是_______;正极是_______

(3)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A

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固体, 红色变浅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胶状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H)4]

C

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该气体为氯气

D

10mL 0.5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5mL 2.4mol·L1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氯化铜溶液,沉淀变蓝

Ksp[Cu(OH)2 ]Ksp[Mg(OH)2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

① KClO3+6HCl(浓)===KCl+3Cl2↑+3H2O;1∶6

② Fe2O3+2AlAl2O3+2Fe; 1∶2

③ 3NO2+H2O===2HNO3+NO; 2∶1

④ SiO2+3C===SiC+2CO↑; 1∶2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B.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Cg)+2Ds)。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 2 min后,加压会使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变慢

C. 反应过程中AB的转化率之比为31

D. 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3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5OH-3e-=FeO42+4H2O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