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2)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Ba2++2OH-+CO2=BaCO3↓+H2O
(3)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CD(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4)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
(5)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

分析 (1)实验通过C装置生成的碳酸钡的质量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计算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装置中残留部分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的碳酸钡的质量偏小;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与水;
(3)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防止影响碳酸钡质量的测定;
B、滴加盐酸过快CO2,CO2不能完全被吸收,排出装置C;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吸收水分,不影响CO2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响CO2
(4)BaCO3质量为3.94g n(BaCO3)=0.0200mol,则n(CaCO3)=0.0200mol,质量为2.00g;
(5)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

解答 解:(1)装置中残留部分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的碳酸钡的质量偏小,持续缓缓通入空气的作用为: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O2=BaCO3↓+H2O,
故答案为:Ba2++2OH-+CO2=BaCO3↓+H2O;
(3)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防止影响碳酸钡质量的测定,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故A不符合;
B、滴加盐酸过快CO2,CO2来不及被吸收,就排出装置C,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使二氧化碳吸收完全,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故B不符合;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吸收水分,不影响CO2,不能提高提高测定准确度,故C符合;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影响CO2,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故D符合;
故选:CD;
(4)BaCO3质量为3.94g,则n(BaCO3)=$\frac{3.94g}{197g/mol}$=0.02mol,则n(CaCO3)=0.02mol,质量为0.02mol×100g/mol=2g,所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frac{2g}{8g}$×100%=25%,
故答案为:25%;
(5)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导致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测定的碳酸钙的质量偏大,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高,
故答案为: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载体,综合考查实验的设计、物质的分离、提纯等知识,对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的理解及评价、常用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物质组成的测定等,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高纯度锰酸锂(LiMn2O4)是锂电池重要的正极材料.
(1)工业上有一种制取高纯度锰酸锂的方法如下:
①由硫酸锰与K2S2O8溶液常温下混合一周,慢慢得到球形二氧化锰(MnO2).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MnSO4+K2S2O8+2H2O═MnO2+K2SO4+2H2SO4
②过滤、干燥得到球形二氧化锰,再与氢氧化锂750℃共热5h,得到锰酸锂.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LiOH+8MnO2$\frac{\underline{\;750℃\;}}{\;}$4LiMn2O4+2H2O↑+O2↑.
(2)氢氧化锂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工业上常用碳酸锂代替.
把分析纯碳酸锂与电解二氧化锰两种粉末,按物质的量1:4混合均匀加热.
①升温到515℃时,开始有CO2产生,同时生成固体A,比预计碳酸锂的分解温度(723℃)低很多.原因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碳酸锂分解.
②升温到566℃时,产生另一种气体X,X恰好与CO2物质的量相等,同时得到固体B.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MnO2$\frac{\underline{\;566℃\;}}{\;}$2Mn2O3+O2↑.
③升温到720℃时,A、B反应,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当质量不再增加时,得到高纯度的锰酸锂.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Li2O+4Mn2O3+O2$\frac{\underline{\;720℃\;}}{\;}$4LiMn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为化学的发展做出过十分重要的贡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于1869年提出了(  )
A.原子学说B.分子学说C.等电子体学说D.元素周期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按要求填空
(1)氯化铁水溶液常温时pH<7(填>或=或<),把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Fe2O3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3HCO3-+Al3+=Al(OH)3↓+3CO2↑.
(3)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CD.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E.量取未知液的滴定管水洗后误用标准液润洗
(4)25℃下,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1,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c (Na+):c (OH-)=10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
A.
配制溶液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
制备乙酸乙酯
D.
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质量为2g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为红色,而且铜质量仍为2g的是(  )
A.盐酸B.二氧化碳C.硝酸D.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无色溶液,由Na+、Ba2+、Al3+、AlO2-、Fe3+、CO32-、SO4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
②在上面所得的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1)则原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Ba2+、Al3+、Fe3+,可能存在的离子是SO42-
(2)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l3++2H2O,CO32-+2H+=H2O+CO2↑.
(3)实验②中气体成分是CO2 ,沉淀甲的成分是Al(OH)3
(4)实验③中气体成分是NH3,沉淀乙的成分是BaCO3或BaCO3与BaSO4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LMQRT
原子半径/nm0.1600.1430.0890.1020.074
主要化合价+2+3+2+6、-2-2
A.氢化物的沸点:H2T<H2RB.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C.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Q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是a(填“a”或“b”),该极的电极反应是:CH4-8e-+10OH-═CO32-+7H2O.
②电池工作一过程中正极pH增大,负极pH值减小,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