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9?湘潭一模)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分析:根据除杂的基本原则“不减、不增、不污、易分”来分析.也就是,除去杂质的同时,要保证不能使所需物质的量减少,但可以增加,更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生成物还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生成物、所选试剂与所需物质要容易分离.
A.加热不能除掉钠离子;
B.双氧水能将二价体氧化为三价铁;
C.过量的氢气引入了新的杂质;
D.AgNO3溶液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解答:解:A.利用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可将其转换为碳酸钠,碳酸钠仍为杂质,故A错误;
B.稍过量双氧水能将二价体氧化为三价铁,故可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故B正确;
C.将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加入适量氢气充分反应会使乙烯成为乙烷,但氢气的量无法控制,过量的氢气也是杂质,故达不到除杂目的,故C错误;
D.AgNO3溶液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解答此类题型不但要明确除杂的基本原则“不减、不增、不污、易分”,而且对课本上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必须熟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湘潭一模)如图表示在某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时,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a(O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该溶液的成分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湘潭一模)如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为活塞).

(1)若气体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CBECF
ACBECF
 (填装置代号).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
AB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AB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2)停止CO和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Na2O2,按A→E→D→B→H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此时,活塞a应
关闭
关闭
,活塞b应
打开
打开
,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
k、m
k、m
(填仪器代号),m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NaOH固体,E内放置铂铑合金网,按A→G→E→D装置顺序制取干燥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氢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氢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
还原
还原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湘潭一模)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  )
①电离   ②电解    ③电镀    ④电泳    ⑤电化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湘潭一模)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OH-═H2O
H++OH-═H2O
CO32-+H+═HCO3-
CO32-+H+═HCO3-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
224
224
mL(标准状况).
(3)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