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分散系不具有丁达尔效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古剑“湛泸”“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的现象

A

淀粉KI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变化

C

AlCl3溶液

浓氨水

有白色沉淀

D

湿润红纸条

饱和氯水

红纸条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

B.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

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应

D.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标准状况下的V L HCl(气)溶于1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ρ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已知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H2(g)+O2(g)=H2O(g) ΔH2=-242.0 kJ·mol-1

CO(g)+O2(g)=CO2(g) ΔH3=-283.0 kJ·mol-1

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白磷和PCl3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键能:P—P 198 kJ·mol-1,Cl—Cl 243 kJ·mol-1,P—Cl 331 kJ·mol-1。则反应P4(白磷,s)+6Cl2(g)=4PCl3(s)的反应热Δ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④2 s末,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像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苹果汁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