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在进行探究乙醇性质实验时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在做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时,把一小块钠缓慢放入装有乙醇的试管内,与钠和水反应相比有所不同:钠没有熔化成小球;钠先沉在试管底;反应后逐渐浮起.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前两点现象解释达成共识.请说出你的看法.
钠没有熔化成小球,因为
钠与乙醇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热量少,温度没有达到钠的熔点
钠与乙醇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热量少,温度没有达到钠的熔点
;钠先沉在试管底,因为
钠的密度比水小比乙醇大,因而沉到试管底
钠的密度比水小比乙醇大,因而沉到试管底

第三点现象解释存在争议,活动小组的同学形成两种意见:a生成的氢气产生浮力所致;b生成的乙醇钠增大了溶液的密度所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a和b说法的合理性.
向完成实验的试管中再缓慢加入一小块钠,观察钠是浮在液面还是沉下去.
向完成实验的试管中再缓慢加入一小块钠,观察钠是浮在液面还是沉下去.

(2)在做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某同学有个意外发现:在酒精灯外焰灼烧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当铜丝接近灯芯,变黑的铜丝又恢复原来的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变化过程.
2Cu+O2
  △  
.
 
2CuO; CuO+CH3CH2OH
CH3CHO+H2O+Cu.
2Cu+O2
  △  
.
 
2CuO; CuO+CH3CH2OH
CH3CHO+H2O+Cu.
分析:(1)根据钠与乙醇反应的反应热及钠的熔点分析;
根据钠与乙醇的密度相对大小分析;
根据再加入一小块钠,观察现象,从而验证哪种说法合理;
(2)根据铜的性质及氧气的性质分析铜变黑的原因;再根据氧化铜的性质及乙醇的性质分析变黑的铜丝又恢复原来的红色原因.
解答:解:(1)钠与乙醇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但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少,温度没有达到钠的熔点,所以钠没有融化成小球;
钠的密度大于乙醇的密度,所以把钠加入乙醇中,钠沉到试管底部;
向完成实验的试管中再加入一小块钠,观察钠是浮在液面还是沉下去,从而确定合理说法.
故答案为:钠与乙醇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热量少,温度没有达到钠的熔点;钠的密度比水小比乙醇大,因而沉到试管底;向完成实验的试管中再缓慢加入一小块钠,观察钠是浮在液面还是沉下去;
(2)在酒精灯外焰灼烧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铜丝变黑2Cu+O2
  △  
.
 
2CuO;乙醇有还原性,氧化铜有氧化性,氧化铜和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乙醛、水CuO+CH3CH2OH
CH3CHO+H2O+Cu.
故答案为:2Cu+O2
  △  
.
 
2CuO; CuO+CH3CH2OH
CH3CHO+H2O+Cu.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铜作催化剂,催化剂实际上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只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又生成了原来的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近几年来,新装修的居室由于大量使用非环保型建材导致室内甲醛含量超标,从而使人中毒的事例屡见不鲜。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测定某居室甲醛含量是否超标的一次实验活动。

        

一、实验原理

2+5HCHO+6H+2Mn2++8H2O+5CO↑

二、测定装置

三、实验方法

①KMnO4标准液配制

准确称取1.58 g高锰酸钾,用少量水溶解,转入1000 mL容量瓶中,定容1000 mL,取此溶液1 mL,稀释到100倍,即得到1×10-4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保存备用。

②用2.5 mL注射器准确移取2 mL 1×10-4 mol·L-1的KMnO4溶液,注入六孔井穴板1#孔穴内,加3滴6 mol·L-1 H2SO4溶液,盖好盖子,按图连接好装置。将此装置置于待测地点,每次抽气50 mL,记录抽气次数。

试回答:

(1)该实验原理类似于中学化学的___________原理。

(2)当溶液由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_色时即可停止抽气。

(3)抽气时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否则将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4)国家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为20 mg·m-3,若实验时抽气8次即达到反应终点,则该居室内甲醛是否超标______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B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在进行探究乙醇性质实验时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在做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时,把一小块钠缓慢放入装有乙醇的试管内,与钠和水反应相比有所不同:钠没有熔化成小球;钠先沉在试管底;反应后逐渐浮起.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前两点现象解释达成共识.请说出你的看法.
钠没有熔化成小球,因为______;钠先沉在试管底,因为______
第三点现象解释存在争议,活动小组的同学形成两种意见:a生成的氢气产生浮力所致;b生成的乙醇钠增大了溶液的密度所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a和b说法的合理性.______
(2)在做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某同学有个意外发现:在酒精灯外焰灼烧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当铜丝接近灯芯,变黑的铜丝又恢复原来的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变化过程.______ 2CuO; CuO+CH3CH2OHCH3CHO+H2O+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在进行探究乙醇性质实验时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在做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时,把一小块钠缓慢放入装有乙醇的试管内,与钠和水反应相比有所不同:钠没有熔化成小球;钠先沉在试管底;反应后逐渐浮起.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前两点现象解释达成共识.请说出你的看法.
钠没有熔化成小球,因为______;钠先沉在试管底,因为______
第三点现象解释存在争议,活动小组的同学形成两种意见:a生成的氢气产生浮力所致;b生成的乙醇钠增大了溶液的密度所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a和b说法的合理性.______
(2)在做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某同学有个意外发现:在酒精灯外焰灼烧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当铜丝接近灯芯,变黑的铜丝又恢复原来的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变化过程.______ 2CuO; CuO+CH3CH2OHCH3CHO+H2O+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沼气池发酵制取沼气,收集较纯净的甲烷并测定产生甲烷体积的实验。如下图,甲瓶是产生沼气的发酵瓶,将堆沤过的牛、马粪按比例均匀拌人沼气 菌种,放进发酵瓶甲内并加满水;乙瓶中充满水;丙瓶内盛有X溶液;丁为量筒。
(1)按实验要求,将四个装置a~f各个导管口连接起来,其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 →___ →___→___(填接口序号)。
(2)丙瓶内盛有的X溶液为____(填序号)。
A.浓氨水
B.NaOH溶液
C.CuSO4溶液
D.盐酸
(3)若要验证CH4中含有H2S气体,要在甲装置后增加一个洗气瓶装置,该装置中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 (填序号)。
A.浓氨水
B.NaOH溶液
C.CuSO4溶液
D.盐酸
(4)已知1000mL(标准状况)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39.75kJ的热量,则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所放出的能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