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第三周期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可得四种溶液,0.01mol/L的这四种溶液pH与该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X>Y>Z>W

B.Z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D.X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恰好中和时,溶液中的微粒共有2

【答案】B

【解析】

第三周期元素中,X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溶液pH12,氢氧根浓度为0.01mol/L,故为一元强碱,则XNaYWZ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溶液pH均小于7,均为酸,W最高价含氧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故为一元强酸,则WCl元素;最高价含氧酸中,Z对应的酸性比W的强、Y对应的酸性比W的弱,而原子半径Y>Z>Cl,硅酸不溶于水,故ZS元素,YP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第三周期元素中,X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溶液pH12,氢氧根浓度为0.01mol/L,故为一元强碱,则XNaYWZ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溶液pH均小于7,均为酸,W最高价含氧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故为一元强酸,则WCl元素;最高价含氧酸中,Z对应的酸性比W的强、Y对应的酸性比W的弱,而原子半径Y>Z>Cl,硅酸不溶于水,故ZS元素,YP元素,

A.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P3->S2->Cl->Na+,选项A错误;

BZX形成的化合物Na2S为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pH>7,选项B正确;

C.非金属性WZY,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ZY,选项C错误;

DX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磷酸,恰好中和生成磷酸钠,溶液中磷酸根水解,溶液中的微粒共有钠离子、磷酸根离子、磷酸氢根离子、磷酸二氢根离子等,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选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前先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

1)配平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

___MnO4- __H2C2O4______Mn2 ___CO2____H2O

2)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温度

浓度/mol·L1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mL

0.1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50

a.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填编号,下同),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

b.混合液褪色时间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c.测得某次实验(恒温)时溶液中Mn2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请解释“n(Mn2)在反应起始时变化不大,一段时间后快速增大的主要原因:_______

. 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含杂质的Na2C2O4样品(已知杂质不与KMnO4H2SO4溶液反应)。

实验步骤:准确取1 g Na2C2O4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出20.00 mL于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足量稀H2SO4溶液,用0.016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5.00mL.

3)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____滴定管中。(填酸式碱式

4)滴定至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5)计算样品中Na2C2O4的纯度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C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中加_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若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示。未加入氨硼烷之前,两极室质量相等,电池反应为NH3·BH33H2O2==NH4BO24H2O 。已知H2O2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 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负极移动

C. 电池工作时,正、负极分别放出H2NH3

D. 工作足够长时间后,若左右两极室质量差为1.9 g,则电路中转移0.6 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为验证NO2与水反应的产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打开K1K3K5,关闭K2K4,通入一段时间N2,关闭K1

——

.打开K2,放入足量浓HNO3,同时打开pH传感器和NO3-传感器,记录数据

圆底烧瓶中反应剧烈,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绿色, ;片刻后,三颈瓶内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III.5min后,打开K4,用注射器将少量空气注入三颈瓶,关闭K4

三颈瓶内的气体从无色变为浅红棕色

步骤II中,传感器记录数据如图所示:

(解释及结论)

1N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步骤I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

3)将步骤II中圆底烧瓶内的实验现象补充完整:___

4)该实验验证NO2与水反应产物的实验证据包括___(填序号)。

A.圆底烧瓶中溶液变为蓝绿色

B.三颈瓶内的气体从无色变为浅红棕色

C.pH传感器记录所得数据

D.NO3-传感器记录所得数据

5)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严谨,因为也可能导致传感器所记录的数据结果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且互不相同,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15s,则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6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

C.该容器的容积为2L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mL,Va、Vb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a1×10-6

B. b点时,c(B+)=c(A)

C. c点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自主研发的对二甲苯绿色合成项目取得新进展,其合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异戊二烯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 可用溴水鉴别M和对二甲苯

C. 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2种

D. M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置于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2A(g)+ 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下列说法符合题意是(

A. 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2 mol/(Ls)

B. 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s)

C. 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40%

D. 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