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研究CO2、CO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CO2、CO都可用于合成甲醇.

(1)CO2用于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
②取一定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加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1图所示,则该反应的△H<0(填“>”、“<”或“=”).
③科学家现正研发的以实现CO2转化为甲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装置如图2所示,写出甲槽的电极反应式CO2+6e-+6H+=CH3OH+H2O.
(2)CO用于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在压强为0.1MPa、温度为300℃条件下,将a mol CO与2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下面反应2生成甲醇,下列图象如图4正确且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B.(填序号)

(3)以CH4和H2O为原料,也可通过下列反应1和反应2来制备甲醇.
反应1:CH4(g)+H2O(g)?CO(g)+3H2(g)△H=+206.0kJ•mol-1
反应2:CO(g)+2H2(g)?CH3OH(g)△H=-129.0kJ•mol-1
①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H2O(g)=CH3OH (g)+H2(g))△H=+77kJ•mol-1
②已知:在700℃,1MPa时,1mol CH4与1mol H2O在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1,6min达到平衡(如图3),此时CH4的转化率为80%.根据图3分析,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采取的措施可能是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frac{1}{2}$或加入等量的氢气.

分析 (1)①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之积;
②根据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判断反应热的符号;
③甲槽为C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H3OH,据此书写反应式;
(2)根据平衡状态的本质和表观现象分析;
(3)①根据盖斯定律:1:CH4 (g)+H2O (g)=CO (g)+3H2 (g)△H=+206.0kJ•mol-1
2:CO (g)+2H2 (g)=CH3OH (g)△H=-129.0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1+2得到要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CH4(g)+H2O(g)$?_{催化剂}^{高温}$CO2(g)+3H2(g)
起始(mol/L):1        1           0        0
变化(mol/L):0.8       0.8        0.8      2.4
平衡(mol/L):0.2       0.2        0.8      2.4
此时CH4的转化率为$\frac{0.8}{1}$×100%=80%;
由图3可知,在7min时,氢气的浓度增大了一倍,可能是缩小体积为原来的$\frac{1}{2}$或增加了等量的氢气,平衡均是逆向移动.

解答 解:(1)①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其平衡常数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
故答案为:$\frac{c(C{H}_{3}OH)•c({H}_{2}O)}{c(C{O}_{2})•{c}^{3}(H)}$;
②根据图象可知达到平衡后,温度越高,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则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则△H<0,
故答案为:<;
③根据图2,甲槽为C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H3OH,反应式为CO2+6e-+6H+═CH3OH+H2O,
故答案为:CO2+6e-+6H+═CH3OH+H2O;
(2)A.在一定的时间后,氢气含量不变为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在一定的时间后,温度不变为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的焓变与反应是否达平衡无关,故C错误;
D.反应条件为恒压,故压强不变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平衡,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3)①根据盖斯定律:1:CH4 (g)+H2O (g)=CO (g)+3H2 (g)△H=+206.0kJ•mol-1
2:CO (g)+2H2 (g)=CH3OH (g)△H=-129.0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1+2得到:CH4(g)+H2O(g)=CH3OH (g)+H2(g))△H=+77kJ•mol-1
故答案为:CH4(g)+H2O(g)=CH3OH (g)+H2(g))△H=+77kJ•mol-1
②CH4(g)+H2O(g)$?_{催化剂}^{高温}$CO2(g)+3H2(g)
起始(mol/L):1        1           0        0
变化(mol/L):0.8       0.8        0.8      2.4
平衡(mol/L):0.2       0.2        0.8      2.4
此时CH4的转化率为$\frac{0.8}{1}$×100%=80%;
由图3可知,在7min时,氢气的浓度增大了一倍,可能是缩小体积为原来的$\frac{1}{2}$或增加了等量的氢气,无论是增大压强,还是增大氢气的浓度,平衡均是逆向移动,
故答案为:80%;逆反应;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frac{1}{2}$或加入等量的氢气.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和化学平衡常数以及转化率的计算、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综合性较强,为历年高考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反应原理和图象分析能力的培养,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2000年以来,我国丙烯的使用量已超过乙烯,且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1)丙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聚合生成二聚体、三聚体的混合物,将其加入汽油中,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在催化剂存在下,丙烯聚合生成聚丙烯树脂,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制取丙烯腈的方法常有如下两种:
方法①:CH═CH+H-CN$\stackrel{催化剂}{→}$CH2═CH-CN
方法②:2CH2═CH-CH2+2NH3+3O2$\stackrel{催化剂}{→}$CH2-CN+6H2O
相比较而言,方法②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原料易得、节能),无毒性.
(3)现以丙烯为原料,合成环酯J.
已知:①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两边基团换位的反应.如两个丙烯分子进行烯烃换位,生成丁烯和乙烯.
2CH2=CHCH3$\stackrel{催化剂}{→}$CH3CH=CHCH3+CH2=CH2
②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酯:R-OH+R′-COOH→+H2O

请按要求填空:
(i)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取代反应,⑥消去反应.
(ii)反应④是与HCl加成,设计这一步反应的目的是保护分子中碳碳双键不被氧化,物质E的结构简式是
(iii)有机化合物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属于酯类且属于甲酸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HCOOCH2CH2CH3,HCOOCH(C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5 NA个原子
B.0.1mol铁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铁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
C.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 NA
D.将100mL0.1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数目为0.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中先滴足量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C.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Fe3+
D.某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水煤气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碳层制得:
C (s)+H2O(g)?CO (g)+H2 (g)△H=+131.3kJ•mol-1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c({H}_{2})}{c({H}_{2}O)}$,若某温度下,K值的大小为0.5,此时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2O(g)和足量C(s),则H2O(g)的平衡转化率为50%
(2)对于该反应,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3)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移走体系中部分C(s),平衡不移动(选填“向左移”、“向右移”、“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CO2是一种温室气体,据科学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温将升高1.5-4.5℃,地球气温的升高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合理地利用CO2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利用高温、高压条件,可用CO2与NH3合成尿素[CO(NH2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H3 $\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O(NH22+H2O.
(2)一定条件下,不同量的CO2与不同量的NaOH充分反应放出的热景如下表所示:
  CO2的量NaOH溶液的量  放出的热量
 ① 22.0g 750mL1.0mol•L-1 xkJ
 ② 1.0mol 2.0mL1.0mol•L-1 ykJ
写出该条件下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NaOH(aq)+CO2(g)═NaHCO3(aq)△H=-(4x-y)KJ/mol.
(3)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可将CO2转化为燃料CH4,反应方程式为CO2(g)+4H2(g)?CH4(g)+2H2O(g)△H. 300℃时,一定量的CO2和H2混合气体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
器中发生上述反应,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物质 CO2(g) H2(g) CH4(g) H2O(g)
 浓度/mol•L-1 0.2 0.8 a 1.6
则平衡时容器中的甲烷的物质的量再(CH.)=1.6mol.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CH4)=0.16mol/(L•min).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6,则该反应韵△H<(填“>”或“<”)0.
(4)CO2还可用于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 (g)+3H(g)?CH3OH(g)+H2O(g)△H.①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2和3mol H2发生上述反应,下铡碳法能够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e(填字母).
a.消耗3mol H2(g)时,有lmol CH3OH(g)生成
b.转移3mol电子时,反应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
c.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不变
d.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e.单位时间内生成H2(g)与生成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②用多孔石墨作电极,30% 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可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甲醇燃料电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若将该燃料电池与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进行串联(如图),当有0.12mol电子发生转移时,断开电源,将溶液冷却至室温,测得食盐溶液为120mL,则此时乙装置中溶液的pH=14假设食盐水中有足量的NaCl,且Cl2完全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C O(g)+H2(g):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和H2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 器
容 积0.5L0.5LV
温 度T1T2T1
起始量2molC
1molH2O
1molCO
1molH2
4molC
2molH2O
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min的平均速率v(H2)=0.2mol•L-1•min-1
B.丙容器的体积V>0.5L
C.当温度为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4.5(mol•L-1
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4mol,则T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H2(g)+I2(g)?2HI(g)△H<0,现有三个相同的1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g),在Ⅱ中充入2 molHI(g),在Ⅲ中充入2 mol H2和2 mol I2(g),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中的气体颜色比容器Ⅱ中的气体颜色深
C.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D.容器Ⅰ中H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①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
②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
③铁制菜刀生锈
④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⑤维生素C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
⑥浓硫酸久置体积变大⑦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