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C.聚氯乙烯可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D.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只有2种能发生酯化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高一上模拟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8年5月17日新疆电视台(午间新闻)报道:我国新增阿勒泰大气背景监测点。这标志着气候条件独特、空气质量优良的新疆阿勒泰市已成为我国第8个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点。监测点安装的监测设备可监测日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污染物。

(1)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 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氧化

C.造成酸雨 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2)SO2被称为“空中死神”,其对环境的危害常表现为形成“酸雨”。工业上常用生石灰来处理煤炭中的SO2,这是利用了SO2属于__________氧化物的性质。为了减少危害,人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且在实际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NaCl+2H2O===2NaOH+Cl2+H2)循环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并回收二氧化硫的方法。该方法的流程如下:

①此种方法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如下:

总反应:2O3===3O2

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过程中,Cl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高二上模拟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A. 元素W: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紫色

B. 元素X:它的原子中M层比L层少2个电子族

C. 元素Y: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D. 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Ⅲ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高二上模拟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B.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很低,这样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用0.1000 mol/L的盐酸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CO+2H2OH2CO3+2OH-

B.c点处的溶液中c(Na+)-c(Cl-)=c(HCO)+2c(CO)

C.滴定过程中使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比酚酞更准确

D.d点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大于b点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天津市五区县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Y、Z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由X与氢元素组成四原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XY2和WY2都能溶于水生成对应的酸

b.Q的含氧酸的酸性比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由NaOH溶液分别滴入MgQ2、ZQ3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可比较Mg和Z金属性的强弱

(3)自来水厂常用QY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后的水中要求QY2的浓度在0.10~0.80 mg·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QY2的浓度,步骤如下:

操作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NaOH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操作Ⅱ:再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I2=S4O+2I-)

操作Ⅲ:然后再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Q元素粒子种类及化合价如图所示: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 L,在操作Ⅱ中消耗了1.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QY2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g·L-1(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天津市五区县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HCO3-(aq)+H+(aq)=CO2(g)+H2O(l) 为放热反应

B.CO32-(aq)+2H+(aq)=CO2(g)+H2O(l) ∆H=(∆H1+∆H2+∆H3)

C.∆H1>∆H2 ∆H2<∆H3

D.H2CO3(aq)=CO2(g)+H2O(l),若使用催化剂,则∆H3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D元素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A2最多有3种

B. 化合物BC2的电子式为

C. B、C、D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D>B

D. 化合物A2C的沸点高于A2D是因为C—A键比D—A键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黑龙江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I.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 (“能”或“不能”)实现喷泉实验

(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A.Cu与稀盐酸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H2SO4D.NH4HCO3与稀盐酸

(3)在图4锥形瓶中加入酒精,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4)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 是减小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 是增大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_______原理相似。(均填序号)

I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反应剧烈,产生黄绿色气体。

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的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中反应有 (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2)装置C的作用是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

;②

(4)实验证明,Na2O2能与干燥的HCl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Na2O2 + HCl ----- Cl2 + NaCl +

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 (要求答出一个要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